年轻人“勇闯”低分餐饮店 为何会出现反向选择?
发布时间: 1704778152321 来源:南美侨报网综合 评论:0 发布时间: 1704778152321

近日,消费者反向选择低评分餐厅的现象引发热议。不少消费者表示,一些“高分店”令人失望,而一些“低分店”反而带来了惊喜。

低分餐厅也可以很好吃

北京《工人日报》报道,在陌生城市和不熟悉环境就餐时,消费者更依赖于手机各类APP上的评分推荐。

不过,不少消费者都表示,网络平台的评分存在失真,一些低评分餐厅并不像分数呈现出来得那么差。

“我们家楼下的一家火锅店评分还不到4分,但超级好吃”“这家餐厅因为不维护评论被埋没了”“看到评分只有3.5分,心里还在打鼓,吃了以后觉得远超期待”,不少网友在社交平台分享了“勇闯”低评分餐厅的经历。

这些餐厅为何评分较低?一些餐厅有固定客群,销售渠道稳定,并不依赖线上引流招徕消费者;一些餐厅的菜品口味不差,但店内装潢简单、服务没有亮点,也导致评分不高。此外,一些餐厅确因菜品、环境和服务水平等不能尽如人意,导致评价较低。

高评分是否意味着高品质?消费者意见不一。有消费者认为:“评分高的餐厅不一定能让所有人满意,但去评分低的肯定更容易踩雷。”也有消费者质疑,部分餐厅的评分有“灌水”的嫌疑,“一些新餐厅的开业时间不久,评分竟然有4.8分”……

顾客与商家皆理性回归

中新网报道,“中低分饭店”被认可,消费者何女士认为“这是理性消费的回归。”“分数战”只是商家的经营策略,擅长和不擅长商业经营的商家中,都有优质和劣质店铺。“中低分饭店”出圈的背后,是消费者打破“唯分数论”,追求更多元的评判标准。

不仅是消费者,越来越多商家也对高分营销有了更多思考。已是三家咖啡店老板的张依凌坦言,刚开店时,自己很在意顾客的每条评论,担心差评影响其他顾客的看法。随着客源积累,她渐渐发现,每个客人喜好不同、评判标准不一,自己也不再执着于评分了。“我们这种小店承担不起高分引来的巨大客流,产品质量和服务反而会受影响。”

北京《新京报》报道,有媒体报道了杭州几家低分店的红火生意经,它们“认真做菜,打磨口碑,不走捷径”,评分不高的很大原因是,或主打固定客户群,销售渠道稳定;或主打线下口碑,口口相传已满足经营需要。

网络评价机制应更多维

北京《中国青年报》报道,“3.5分饭店”受热捧,本质上是人们对各种营销手段下的评分产生了怀疑。

虚刷高分的乱象不仅会扰乱正常的市场竞争,降低点评类App的可信度,也会引起不少食客的逆反心理。

事实上,中国《电子商务法》明确规定,“电子商务经营者不得以虚构交易、编造用户评价等方式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就此而言,不管是通过赠送菜品或给予优惠换取好评,还是以免费吃大餐等形式邀请大V写下“夸夸文”,都有打擦边球的嫌疑。此外,中国《反不正当竞争法》明确规定,“经营者不得对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质量、销售状况、用户评价、曾获荣誉等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

因此,针对特色小店难以露头的现象,平台也有必要探索更多维度、更合理的评价和展示机制,尽量减少“宝藏店铺”被埋没的情况,从而更好服务用户。

责任编辑:文山
网友评论

10 条评论

所有评论
显示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