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躲猫猫”风靡中国多个城市, 年轻人纷纷涌入
发布时间: 1700204654819 来源:南美侨报网综合 评论:0 发布时间: 1700204654819

社交平台的“躲猫猫”活动海报。《北京青年报》

捉迷藏游戏、《猫和老鼠》动画片,是“90后”关于童年的美好回忆。如今,当二者融为一体,真人版猫捉老鼠游戏爆火。据不完全统计,该活动已在中国近70座城市展开。

年轻人,涌入公园

中新网报道,何为真人版猫捉老鼠?其是“捉迷藏”游戏的升级版,借助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参与者会被随机分配猫、老鼠两种身份。活动开始后,玩家通过地图开启实时位置共享,“老鼠”被“猫”抓到后需要转换身份。规定时间内,当场上没有“老鼠”则“猫”胜利,反之“老鼠”胜利。

“这是我第二次参加猫捉老鼠游戏,上班压力比较大,它让我找回了童年无忧无虑的快乐。”交谈间,朱先生展示着他手上佩戴的用以区别路人的荧光手环。

在抖音、小红书等平台搜索“猫捉老鼠”关键词,会出现大量活动招募帖、攻略,以及进阶玩法。

网络平台10月新增相关活动超350场

《北京青年报》报道,大众点评数据显示,近半年,中国“躲猫猫”相关搜索量同比增长近200%,“十一”假期期间笔记攻略数增幅近70%;新潮流持续催生新业态,线下“躲猫猫”更从室外延展到室内,10月份以来新增室内沉浸式“躲猫猫”交易商户数涨幅近50%。

大众点评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City Walk、Mountain Walk、主题游等线下新趋势不断涌现,“躲猫猫”作为集结社交、运动双属性的线下活动,更是受到平台年轻用户及俱乐部关注。“大众点评等内容平台作为此类新趋势的发源地,通过联合各领域的本地俱乐部,将持续为年轻人提供相关活动信息,并鼓励用户分享笔记攻略,在兴趣社交、运动玩乐等领域,满足年轻群体的各类需求。”

运动之外的社交属性

工作之外的时间,周天文(化名)喜欢窝在家里消磨时光,“社恐”的性格让她鲜有机会参加集体聚会。对于真人版猫捉老鼠活动,她评价道,“算‘社恐人’的福音,即使是几十个素未谋面的人也能在游戏中拥有一段放松的经历。”

中新网报道,社交属性,这是玩家分享他们参与活动初衷时多次提到的一个词。

游戏开始后,“老鼠”阵营会率先躲藏起来,在此期间能与同伴商讨战术。“运动的同时能结交到好多朋友”,朱先生说道。

与此同时,活动组织者也在有意提升活动社交价值。部分活动征集帖中明确写道,“仅限20至40岁单身人士参与。”

成都《华西都市报》报道,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副研究员王楠认为,“躲猫猫”游戏是当下年轻人出于情感需求和社交需求催生出来的游戏,但这种心理上的满足感不会持续太久,因为参与者之间的联系不会像儿时“躲猫猫”游戏那样有深层次的联系,这意味着游戏的参与者聚得快、散得也快。

王楠认为,随着时代发展,年轻人的需求更加多元化,因此还会催生出更多类似“躲猫猫”的游戏出现。

包容,但请注意安全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报道,共享位置躲猫猫虽然好玩,但因为要互相追逐,客观上存在着一定安全隐患。今年北京等地兴起的“徒手爬桥”等活动,在吸引众多爱好者参与的同时,也引发了安全质疑。尽管躲猫猫游戏相比于前述活动危险系数低得多,但在追逐中确也可能发生意外。

那公园方是什么态度?对此,成都天府绿道集团(锦城湖管理方)、天府新区兴隆街道兴隆湖社区居民委员会、浣花溪公园管理方等相关工作人员均表示欢迎青年们到公园里游玩、运动,公园需要青年们的活力。但也提醒大家注意安全、遵守园区规定,配合园区工作人员的服务和管理,比如不要在水域附近玩、不要在有机动车经过的地方玩、不要爬树、不要在太晚的时间玩、注意避让行人等。

责任编辑:言言
网友评论

10 条评论

所有评论
显示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