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二院陷“患癌”风波,中国科协发声
发布时间: 1699582483995 来源:南美侨报网综合 评论:0 发布时间: 1699582483995

近日,网传的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下称“中山二院”)实验室“多名学生患癌”一事仍在网络发酵,院方发布情况说明后,外界众说纷纭。

上海《第一财经》报道,据了解,多名患癌学生工作的实验室位于中山大学北校区(中山二院隶属于中山大学),中山二院乳腺肿瘤中心学科带头人为中山二院院长宋尔卫,他同时担任中山大学医学部主任,还是患癌学生的导师苏士成的导师,患癌学生实际是在宋尔卫名下的实验室进行科研工作。

11月8日,网络流传一则消息称,相关实验室疑遭拆除,并有相关照片及视频流出,引起外界质疑和热议。

广州《南方都市报》报道,中山二院科研与学科建设部主任林桂平表示,实验室确实于8日拆除了一排储物柜,但并非网传的消防整改或其他目的。据林桂平介绍,作为医学实验室,中山大学和大学医学院会经常性展开安全巡查。

11月9日,在中山大学北校区科学楼可以发现,宋尔卫所在实验室的门牌上,“宋尔卫”的名字已被摘除,有学生证实,该实验室属于中山二院乳腺肿瘤中心。当天,通过实验室门玻璃未看到室内有人在工作,而实验室内物品摆放密集。

针对多名学生患癌一事,11月8日凌晨,中山二院在发布的情况说明中称,初步了解到:近年在乳腺肿瘤中心实验室工作、学习过的人员中有3名罹患癌症,其中2名现为该院乳腺外科医生,在临床工作;另外1名不是该院职工或学生,为外地来院进修人员,已回原单位工作。情况说明还称,上述实验室无在读学生患癌。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下称中国科协)微信公众号报道,综观此次事件,之所以会在全社会引起轩然大波,关键在于公众强烈怀疑3名患癌的人员都与乳腺肿瘤中心实验室有关联,且时间都在最近几年。中山二院3人患癌是否和医学实验室有关联,需要严谨、专业的医学调查和验证,这是一个严肃的科学问题。“我们也呼吁,秉持实事求是、科学理性的态度,尽快地探求事件真相。但更深层次的警示在于公众忽视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科技伦理原则:安全的实验室环境。”

中国科协称,毋庸置疑,这是一个必须引起重视的科技伦理问题。虽然我们国内多年来一直在倡导“防患未然,安全至上”的实验室安全理念,并据此执行,“但我们更希望通过这次事件,使有关部门尽快启动清查实验室环境安全行动,特别是生物、医药以及化工等相对‘高危’的实验室环境,更应该成为重点清查对象。这不仅是对科研工作者的负责,更是对公众的负责。”

责任编辑:景飞
网友评论

10 条评论

所有评论
显示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