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定向选调生 向海归开放了
发布时间: 1698311218609 来源:南美侨报网综合 评论:0 发布时间: 1698311218609

近年来,报考中国国家公务员的人数持续上升,今年也很火热。选调生是中国公务员的录用形式之一,往年选调生主要面向中国国内院校应届毕业生,而近年来,选调生也逐步向海外高校中国留学生开放。

多省市开放申请资格透露出什么信号?

北京《中国新闻周刊》报道,四川近日发布2024年面向国(境)外留学生选调的公告,共有54所境外院校入围。

而此前,上海率先向国(境)外留学生开放了2024年面向应届大学生的定向选调,73所院校入围,包括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多所院校。北京则向2023年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榜单前100名院校的归国留学生,开放了申请2024年度北京定向选调的资格。

据不完全统计,近一年来,包括北京、上海、重庆、广东、山东、四川、河南、河北、山西在内的多个省级行政区,已经对中国留学生开放了定向选调。

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北京、上海、四川等地针对中国留学生开放定向选调,意味着这样的方式,可能会向中国其他省份推广。

据了解,中国各省份的选调生分为普通选调生和定向选调生。普通选调生往往面向基层岗位,定向选调生一般会设置两年到三年的基层锻炼时间,随后会回到层级更高的部门。以江苏为例,其县级以上机关职位的选调,为定向选调,又称名校优生选调,主要面向中国部分“双一流”高校、政法类知名高校。而普通选调生岗位则更偏向乡镇(街道),对毕业生院校层次的要求,也更加宽泛。

在中国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看来,将部分海外知名院校纳入定向选调生范围,是一种积极的政策导向。他说,“在全球化大背景下,部分有留学背景的年轻力量,进入到后备力量中,他们的国际视野可能更加宽阔,特别是部分有理工科专业背景的毕业生,对一些前沿产业的发展,可能有更好的预判。”

另据广州《羊城晚报》报道,中公教育选调生研究院研究与辅导专家宋琦表示,“定向选调生招录向海归开放,透露出了中国公职队伍建设对海外人才的吸纳和重视。”

中国各省划定的海外高校层次标准不一

目前,中国各省以及中央的定向选调生入围的中国院校,以985院校为主,如中央部委的选调生,入围高校则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等32所985高校,以及中央财经大学和中国政法大学这两所211高校。

而辽宁2024届第一批定向选调生的入围学校,仅包括15所中国知名的985院校,甚至本省的知名院校东北大学和大连理工大学都未入围。

然而,针对海外院校,部分省份划定的高校层次,入围标准不一。

如山东招录的2024年第二批定向选调生,入围的海外院校共96所,既包括哈佛大学、耶鲁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剑桥大学等欧美知名院校,也包括像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马来亚大学、韩国浦项科技大学等亚洲、拉丁美洲国家院校。“像山东名单中入围的各类海外院校,申请难度完全不在一个级别,比如像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等美国藤校,与同样入围的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西澳大学、阿德莱德大学、悉尼科技大学等,难度完全不在一个级别。”有留学机构的工作人员表示。

2023年山西的定向选调生在中国院校选择方面,主要涵盖了30多所985高校。在此次拟录取的620人中,有110人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录取人数也超过100人,两校合计数量超过总录取人数的1/3。

而同期,山西面向69所海外院校招聘的选调生,主要岗位面向省、市直机关,但学校范围同样较广,既包括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剑桥大学等世界知名院校,也包括英国伯明翰大学、格拉斯哥大学,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昆士兰大学、莫纳什大学、西澳大学等拥有众多中国留学生的院校。

定向选调海归标准会否宽松?

在越来越多省份开放海外院校进入定向选调生甄选范围后,引发关注。其中,最大的争议在于海外院校的入围标准和留学生的能力储备。

据了解,定向选调招录海外留学生主要以QS世界大学排行榜为主要参考。有些省份会参考国际主流的世界院校排行榜——泰晤士世界大学排行榜、美国新闻世界大学排行榜、QS世界大学排行榜和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RWU)。

如北京定向选调的院校名单参考的是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有些省份则公布了具体的院校名单以及数量,比如山西、广东等;与此同时,部分省份还对海外硕士留学生的本科高校作出要求,如四川就要求报考的硕士留学生须有中国“双一流”建设高校或本次选调范围内高校全日制本科就读经历,并取得相应学历学位。

以新进入2024年QS排名前100的阿德莱德大学、悉尼科技大学为代表,部分入围院校受到网民的质疑,甚至被贴上了“海外硕士考公性价比最高的院校”等标签。同时,由于各省份参考的排名不同,不少在中国认可度颇高的院校,如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英国华威大学等,在部分地区无缘选调。

除了院校排名,学制时间也是引起分歧的话题之一。在中国,“双一流”高校硕士研究生学制一般为三年,而在许多英联邦国家,入围院校的硕士研究生学制仅为一年。就硕士毕业后进入体制的年龄来说,一些归国的中国留学生可能更具优势。

不仅如此,不少网民表示,从山西、四川等部分省份的招录公告来看,海外留学生除了院校和文凭以外,对其他方面的要求并不高。相较于经过层层筛选的中国选调生,针对海外选调生的选拔标准似乎显得“宽松”。

在墨尔本大学就读的中国留学生Ash表示,尽管QS排名14的墨大在各省份定向选调生海外院校名单中榜上有名,Ash还是认为,考定向选调生对她来说并不是一条轻松的道路。“将某些海外院校和中国顶尖院校划到同一梯队或许不合适,把留学生考选调生说成‘捷径’更有问题。墨大对学业完成度的要求不会因为学制短而放松,相反,我们的管理是出了名的‘宽进严出’。另外,很多省份对海外定向选调生的引进还处在试点阶段,对留学生开放的岗位少之又少,我们竞争的激烈程度不比中国院校的毕业生小。”Ash说。

责任编辑:晓菲
网友评论

10 条评论

所有评论
显示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