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重庆垫江三溪镇渔民拉网捕鱼迎丰收。中新网
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4日发布《中国的远洋渔业发展》白皮书指出,中国水产养殖产量连续32年稳居世界第一,成为全球最大的水产品加工和出口国,为保障世界粮食安全作出积极贡献。
中新社报道,水产品是全球公认的健康食物,在全球粮食和营养安全中发挥关键作用。可持续水产养殖发展和有效渔业管理对保障国际市场水产品供给至关重要。白皮书说,渔业对全球粮食和营养安全以及沿海地区人民生计具有重要作用,国际社会对此有高度共识。
白皮书指出,近年来,水产品国际贸易增长显著。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数据,从进口额看,欧盟为最大的单一进口市场,2020年在全球水产品进口总额中占比为16%(不包括欧盟内部贸易);美国为最大的进口国家,2020年进口额占全球水产品进口总额的15%。从出口额看,前三位出口国家为中国、挪威、越南,三国出口额合计占全球水产品出口总额的25%。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2020年中国出口水产品374.74万吨,出口额占全球水产品出口总额的12%,主要出口目的地包括欧盟、东盟、日本、美国等国家和地区。
白皮书称,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渔业和水产养殖状况2022》公布的统计数据,2020年全球渔业和水产养殖总产量达2.14亿吨,达历史最高水平,其中水产养殖产量达1.226亿吨,在全球渔业和水产养殖总产量中的比重达57.29%。
白皮书指出,中国是世界最大的水产品生产国,2020年水产品总产量6549万吨,其中水产养殖产量5224万吨,约占水产品总产量的80%。中国也是世界水产养殖产量最高的国家,全球的水产养殖产品约40%来自中国。中国渔业特别是水产养殖业的发展,为满足中国乃至世界水产品消费需求、减少对天然海洋渔业资源的利用和依赖、促进全球渔业资源科学养护和可持续利用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远洋渔业的持续发展与不断强化的监管措施密不可分。中国渔业主管部门不断强化监管、完善机制、提升能力,促进远洋渔业持续健康发展。
新华社报道,中国远洋渔业协会会长张显良说,中国实施全球最严格的远洋渔船船位监控措施;从2020年开始全面实施远洋渔业公海转载自主监管,落实所有公海转载活动提前申报和事后报告程序,为公海转载运输船逐步配备观察员或安装视频监控系统;严格实施水产品进出口监管,积极履行市场国义务;建立远洋渔业企业履约评估制度,对远洋渔业企业捕捞活动实施严格监管,坚持对违规行为“零容忍”,积极采取立法、行政等措施打击违规捕捞行为,规范企业生产经营活动。
张显良还表示,中国渔业发展对全球渔业资源科学养护和可持续利用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积极发展水产养殖,同时,大力实施减船转产,全面实施海洋渔业资源总量管理制度,实现内陆七大流域、四大海域休禁渔制度全覆盖,实施长江“十年禁渔”,建设海洋牧场和水生生物保护区,养护水生生物资源和生态系统,保护濒危物种,维护世界水生生物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