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首届景德镇三宝国际水碓艺术节上,赣剧演员在后台化妆。
“嘭、嘭”,伴随着景德镇陶瓷生产的全过程,水碓的声音在三宝村的山谷里回荡了1300多年,它就像景德镇的心跳,带动着整座城市文化与艺术的传承和创新。
10月18日至22日,为期5天的第20届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以下简称“瓷博会”)在景德镇举办。在瓷博会期间,丰富多彩的各类活动接连不断,包括2项主体活动、13项专题活动以及60余项配套活动。当地时间18日晚,作为本届瓷博会的配套活动,2023首届景德镇三宝国际水碓艺术节开幕,来自意大利、土耳其、刚果金等多国的陶艺家汇聚三宝国际陶艺村。
盏盏灯光点亮长桌晚宴,民族乐器声声奏响。夜幕降临,走进三宝国际陶艺村,来自草原的呼麦和马头琴演奏表演为现场的观众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视听盛宴。
2023首届景德镇三宝国际水碓艺术节上,艺术家们在体验柴烧开窑。
传统水碓对话当代
水的力量带动着木锤举起、落下,不断碾打坑中的瓷土。一只水轮,视水量的大小,可以带动两只或四只木槌,据说水量大时,一昼夜,一槌一臼可舂碎瓷石1500斤,这就是小小水碓所具有的巨大能量,这是一种古老的制作泥料方式。
谈起水碓的历史,项目的策划主理人李见深滔滔不绝,“自五代、宋、元以来,在景德镇境内,农户就已经开始采挖瓷石,碾成瓷土,或自制瓷器,或供给制瓷工匠,成为农作之余的重要生产活动。”
图为三宝村内的水碓。水的力量带动着木锤举起、落下,不断碾打坑中的瓷土。
“水碓是三宝陶源谷独特的文化符号。”说起小小水碓所承载的巨大意义,李见深介绍,“如果说景德镇这座城市承载了1000多年的记忆,那最能够见到这个记忆实实在在的物质和非物质的遗产就是水碓,水碓可以说就是活着的文化遗产,是能够从过去到今天以及未来做出判断的最有价值的存在。”
水碓独特的节奏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融入了久远的历史声韵,成为千年瓷都精神的传承代表。谈起传统水碓和当下对话的意义,李见深指出,“在当前整个世界文化大同和中国文化趋同的大环境下,这就是我们的特色,保留它,是对当代文化层面的一次撞击,也是对我们当代人的警醒。”
2023首届景德镇三宝国际水碓艺术节上,来自海外的艺术家与项目的策划主理人李见深(右二)在稻田体验收割水稻。
小小水碓连接世界
本次艺术节分为水碓艺术展、水碓篷宴、水碓音乐会三大板块,吸引了多国海外友人和优秀的艺术家以及音乐家共同参与。
晚宴期间,来自世界各国的艺术家们汇聚一堂,相互交流,其乐融融。来自圭亚那的Bibi browne是第一次来到景德镇,她说,“参加这样的活动是一场美妙的体验。”在她看来,此次活动不仅为中外艺术家们提供了一个积极交流互鉴的平台,也让更多和她一样的外国人走进了景德镇,走近了中国陶瓷,遇见了中国文化。
2023首届景德镇三宝国际水碓艺术节水碓篷宴现场。
来自科威特的艺术家阿里感叹道,“我感谢这次艺术节,我觉得在这里就像在家里,没有陌生的感觉,万物皆美好。这里的人们友好又热情,我敬仰这里的艺术与陶瓷。”
对于像水碓这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做好其与世界互联沟通和文化交流是一个重要的命题,李见深对此也充满了信心,“这是我们制瓷业一千年过往中积累下的经验和成就,陶瓷没有障碍,不需要语言的翻译也可以进行交流,我相信陶瓷会成为世界认识中国的一个最好的载体。景德镇是世界的,能变成世界陶艺人的精神家园,这就是我们的初衷。”(图文/赵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