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尊师重道人文传统 台湾多地纪念孔子诞辰
发布时间: 1695962959846 来源:南美侨报网综合 评论:0 发布时间: 1695962959846

纪念大成至圣先师孔子诞辰释奠典礼28日在台北市孔庙举行。香港中通社

台北、台南、高雄等台湾多地孔庙28日举行隆重典礼,纪念孔子诞辰2573周年。

香港中通社报道,当天上午,台北市各界纪念孔子诞辰释奠典礼于台北市孔庙举行。台北市市长蒋万安担任“正献官”,他身着长袍马褂,与“奉祀官”孔子第79代嫡孙孔垂长、“分献官”和“陪祭官”等与祭者,于台北市孔庙大成殿中进行长达90分钟、37项仪程的释奠典礼。

蒋万安表示,这是他第一次以“正献官”的身份,遵循古礼参与祭孔大典,向至圣先师孔子致以最崇高的敬意,也向所有教育工作者表达最诚挚的感谢。至圣先师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及有教无类的精神和理念,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典范。

台南孔庙创建于300多年前,是全台第一座孔庙,祭孔大典是台南孔庙每年最重要的节庆活动。当天上午,台南祭孔依循古礼举行仪式,由学生在大成殿前跳着六佾舞,另有书院负责演奏祭孔音乐,过程庄重肃穆。

台南孔庙是全台祭孔时少数仍依循古礼宰杀牛、猪、羊三牲祭拜的孔庙。祭孔后“拔智慧毛”是活动最高潮,不少民众在天色未亮时到场观礼,目的就是要“拔智慧毛”。此活动主要是拔取祭祀黄牛的耳朵、眼睛及眉心的毛,民俗认为可增长智慧,保佑学子的求学之路,有“耳聪目明”之意。因新冠疫情,“拔智慧毛”活动停办了两年,今年复办。

高雄市孔庙当天也举行祭孔典礼,近250名师生组成仪礼队伍。典礼在庄严钟鼓乐声中,举行启扉、迎神、进馔、上香、献帛、献爵、献花、饮褔、受胙及送神等仪节。仪式完成后,现场观礼民众参与“过葱门”、“领智慧糕”等活动,为学子打气。

此外,台中、新北、彰化、苗栗等县市当天也分别举行了纪念孔子诞辰典礼。

每年,两岸各地孔庙都举行祭孔仪式,追念孔子。祭孔仪式也成为两岸同胞密切感情、增进共识的重要纽带。距离孔子生活的年代已2500多年,两岸民众为何仍坚持纪念孔子?

中新社报道,台湾元亨书院创院山长林安梧表示,据统计,自2004年山东曲阜举行公祭孔子大典以来,已有约5万人次参加过祭孔活动。在台湾,有大小40多座孔庙,台湾民众也一直坚持每年在孔子诞辰日举行祭孔大典。2006年9月28日,曲阜孔庙和台北孔庙、台南孔庙还同步举行“同根一脉,两岸祭孔”2006祭孔大典,这是海峡两岸首次携手祭祀中华民族的文化先哲。

林安梧表示,事实上,孔子不止为两岸所推尊,也为全世界所推尊,主要原因在于孔子思想具有极大的普世性。举行祭孔仪式,代表我们对于全人类共同价值的追溯、怀想、继承、发展和创造。

林安梧认为,在人类文明体系中,孔子思想可以说最为平和、中正,“忠恕之道”是孔子思想的精髓。忠在于对得起自己,忠于内心;恕在于推己及人,用自己的心去体贴别人。孔子的这些思想都体现出全人类共同价值,值得现代人去传承、发扬,这也是人们目前仍然坚持追思怀念他的原因所在。

责任编辑:言言
网友评论

10 条评论

所有评论
显示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