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恋爱这件事,当下一些中国年轻人表现出随缘的态度,认为“该来的总会来”,平时不积极主动社交。有的年轻人虽然想脱单,但却因为没时间、社交圈窄等原因在原地打转,脱单无期。年轻人普遍面临哪些恋爱难题?
综合《中国青年报》消息报道,日前,一项2004名中国单身青年参与的调查显示,社交圈固定、宅、不喜社交和不善于表达是年轻人恋爱交友的三重困境。受访单身青年中,“00后”占31.6%,“95后”占26.6%,“90后”占28.7%,“85后”占13.1%。男性占45.9%,女性占54.1%。
当代年轻人面临哪些恋爱困境?
数据显示,社交圈子固定(50.7%)位列第一,其次是宅、不喜社交(47.5%),排在第三位的是不善于表达自己(46.0%)。其他问题还有:闲暇时间被网络世界侵占(44.7%),交友渠道有限(43.4%),不懂怎么和异性相处(41.7%),工作忙没时间(29.3%)。
值得一提的是,提到线下社交,有的青年表示互联网成了阻碍婚恋的原因之一。“网络越发达,自己的圈子越小,人就容易越封闭。”还有的年轻人认为应该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恋爱结婚不仅需要在网上交流,更需要线下沟通,我比较社恐,不愿意与异性接触,走进婚姻就更难”“放下手机,多参与线下交友的活动,或许真的可以邂逅爱情”。
接受调研的青年,并没有统一的婚恋观。有人认为婚恋观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分,“现在观念很多元,只要不触犯道德和法律底线,什么样的婚恋观都应该值得被包容和尊重”“双方能够从恋爱或者婚姻中互相成长,互相成就,互相帮助,就是好的爱情”。有青年认为,婚恋观可以从自己的父母和亲戚朋友身上参考,可以从影视剧和综艺中借鉴,还可以学习恋爱课程进行学习。因为从来没有学习过婚恋知识,有青年建议可以通过课程、讲座、宣传片,普及婚恋知识。
对于帮助年轻人恋爱交友,58.7%的受访青年期待共青团积极举办交友主题活动,拓展青年交友圈,48.2%的受访青年建议大学开好恋爱课,帮助青年建立正确的恋爱观,32.9%的受访青年希望搭建国家公益婚恋服务平台,26.6%的受访青年建议加强对婚介机构、交友网站的规范和监管。
很多年轻人被自己“困”住了
山东聊城“95后”包工头刘起,原是一名建筑工人。他说工地几乎没有女性,而且平时没什么休息日,没时间谈恋爱,想约会还得请假。“我们这个行业的年轻人不好找对象,又累又没有什么社交。”
北京某高校博士生张家凯坦言,平时学术压力不小,交友圈子相对窄,每天面对的多是同年级、同专业或同研究方向的同学,80%都是博士生。“社交圈的固定让我难以打破交友僵局。”
“90后”熊远在一家外贸公司就职,交往过的几任女友都因各种原因分开了。他感觉身边一些年轻人想谈恋爱,可缺少时间。他还吐槽,现在生活压力大,不少年轻人在空闲时已经没有什么精力和欲望考虑其他事情,只想一个人放松。“而且交朋友不是立刻就能解决的事情,自己一个人说了也不算,最终就会让自己当下怎么舒服怎么来。”
同时他分析,学历的普遍提升也会推迟年轻人进入婚姻的年龄。“以前年轻人通常是在20几岁步入社会,现在读完硕博研究生,基本30岁左右了,再规划人生大事,自然而然就会推迟,而且还会面临职业发展方面的选择,也会影响婚恋决定。”
“00后”大学生朱莹莹去年和男友走到了一起。她觉得,很多年轻人是被自己“困”住了,害怕犯错和失败,在感情面前考虑得太多。“现在一些人活得太小心翼翼了,担心对方太花心,对感情不忠诚;害怕自己处理不好感情,不能成熟地恋爱;甚至考虑很久以后买房、生小孩的事情……还没开始就担心可能失败,这是一种回避问题的方式,反而因噎废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