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央气象台8月7日6时发布台风蓝色预警称,台风“卡努”将在日本西南部海面转向偏北方向移动,强度还会有所增强。相较6日早晨,“卡努”后期的路径向西调整。
台风“卡努”再来个大转弯
北京青年网报道,台风“卡努”将以每小时5公里左右的速度向北偏东方向缓慢移动,7日晚上开始在日本西南部海面转向北偏西方向移动,移速逐渐加快,强度将有所增强,并向日本九州岛南部一带沿海靠近。
今年第6号台风“卡努”的中心7日早晨5时位于日本九州鹿儿岛偏南方大约430公里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就是北纬27.7度、东经130.9度,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0级(28米/秒),中心最低气压为970百帕,七级风圈半径320公里,十级风圈半径120-160公里。
台风“卡努”移动路径如何形成?
《广州日报》报道,中国中央气象台解释,副热带高压作为台风移动的主要引导因素,其位置和形态很大程度上主导着台风的走向。
另据科普博主“中国气象爱好者”称,“卡努”当时能进东海,是因为副高强大,在“卡努”北边西伸,推着“卡努”西行;而当“卡努”到东海之后,北边的副高减弱,推不动了,所以“卡努”停滞逗留。逗留一阵后,南边的副高加强,开始反向推“卡努”,于是“卡努”开始向东走,所以就有了个折返的路径。
不过接下来,情况又有所变化。已经恢复元气的太平洋副高正在迅速增强,8月7日起将快速西伸北抬,逐步控制日本北海道岛、本州岛以及日本海东部。
这样一来,往东走的“卡努”将会在日本以南洋面再次停滞3至4天,9日前后在副高西侧偏北气流引导下,再来一个直角拐弯并快速北上,掠过日本、韩国并进入日本海,11日前后可能进入中国东北。
未来又有新台风生成?
“中国天气网”官方微博表示,台风“卡努”之后,未来10天,在南海及西北太平洋上可能有1个左右台风生成。不过好在,应该对中国近海无影响。
按照台风命名表顺序,下一个台风叫“兰恩”,名字来源美国,意义是风暴(马绍尔语)。
“中国气象爱好者”称,在“卡努”北上的同时,今年第7号台风“兰恩”有可能在日本以南洋面生成。“兰恩”不会直接来中国,但如果“卡努”进入东北,“兰恩”就有可能和“卡努”再度形成“双涡轮送水”的形势,令雨势更大。
如何预防暴雨天气带来的灾害?
《中国环境报》报道,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贾绍凤分析,从长期来说,首先,必须把影响气候变化的人为因素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是气候变化最核心的推动因素,要坚持绿色发展,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尽可能减少碳排放。
第二,提前做好洪水风险的评估,尽可能地避免危险发生,在修建房屋、道路等各方面的基础设施时,要提前避开洪水路径。
第三,做好天气预报,给提前防范留出时间。
第四,加强教育培训,要通过教育培训增强公众安全意识,让更多公众认识到暴雨可能带来的生命财产威胁。
第五,细化应急演练,未来面对极端天气,政府要提前谋划,减少民众的财产损失。
第六,提前预防洪水带来的环境风险,减少河道垃圾、减少企业污染物排放、减轻面源污染等,从源头减少污染物进入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