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务卿布林肯6月18日抵达北京,与中国国务委员、外交部长秦刚进行长达5.5小时的会谈。双方同意有效管控分歧,保持高层交往。秦刚称,当前中美关系处在建交以来的最低谷,呼吁美国冷静、专业、理性处理意外偶发事件。
中美外长会谈5.5小时 比原计划长1小时
布林肯18日抵达北京开启备受瞩目的两天访华行。这是美国国务卿2018年以来首次访华,也是2021年初拜登入主白宫以来访华的最高阶美国官员。布林肯原本计划今年2月访华,但因“气球”事件推迟行程。
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布林肯当日早上飞抵北京,中国外交部北美大洋洲司司长杨涛到机场迎接。
布林肯当日下午2时30分抵达钓鱼台国宾馆。据现场画面显示,秦刚在国宾馆其中一栋别墅的门口迎接,布林肯下车后两人握手致意,随后边走边简短地以英语轻松寒暄,秦刚问候布林肯的长途旅行是否顺利,布林肯也自然回应“非常好”。
两人随后举行长达五个半小时会谈,据悉比原计划长了一小时。
参加会谈的美方官员包括美国国务院亚太事务助理国务卿康达和美国驻华大使伯恩斯。中方官员包括中国外交部副部长马朝旭和中国外交部部长助理华春莹。
会谈开始后不久,华春莹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两国外长在会谈前握手的照片,并发文称:“期望此次会面能让中美关系回到两国元首在去年巴厘岛会晤时达成的共识。”
中美在会后都形容会谈“坦诚”和具有“建设性”。两人共进工作晚餐,美方代表团在晚上10时30分之后才驱车离开。
根据中国外交部网站发布的新闻稿,6月18日,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秦刚在北京同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举行会谈。
秦刚表示,当前,中美关系处在建交以来的最低谷,这不符合两国人民根本利益,也不符合国际社会共同期待。中方对美政策始终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根本遵循是习近平主席提出的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原则,这也应该是双方共同坚持的精神、共同守住的底线、共同追求的目标。中方致力于构建稳定、可预期、建设性的中美关系。希望美方秉持客观理性的对华认知,与中方相向而行,维护好中美关系的政治基础,冷静、专业、理性处理意外偶发事件。双方应不折不扣落实习近平主席和拜登总统巴厘岛会晤共识,推动中美关系止跌企稳,重回正轨。
秦刚就台湾问题等中方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阐明严正立场,提出明确要求。秦刚指出,台湾问题是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是中美关系最重大的问题,也是最突出的风险,中方敦促美方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将不支持“台独”的承诺真正落到实处。
双方达成五个“同意” 布林肯邀秦刚访美
中美外长会谈开始前,国际媒体普遍认为,此访意义重大,但不太可能让处于冷淡的中美关系出现重大转机。
不过,《北京日报》旗下“长安街知事”微信公众号指出,尽管此前外界对会谈成果预期普遍不高,但会谈仍达成了五个“双方同意”,包括落实元首重要共识,布林肯邀请秦刚访美,推进中美关系指导原则磋商,推进中美联合工作组磋商,鼓励扩大两国人文和教育交流等。
根据中方发布的新闻稿,双方就中美总体关系及有关重要问题进行了长时间坦诚、深入、建设性沟通。双方同意共同落实两国元首巴厘岛会晤达成的重要共识,有效管控分歧,推进对话交流合作。双方同意保持高层交往。布林肯国务卿邀请秦刚国务委员兼外长访美,秦刚表示愿在双方方便时访美。双方同意继续推进中美关系指导原则磋商。双方同意继续推进中美联合工作组磋商,解决中美关系中的具体问题。双方同意鼓励扩大两国人文和教育交流,就增加中美之间客运航班进行积极探讨,欢迎更多学生、学者、工商界人士到彼此国家互访,并为此提供支持和便利。双方还就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交换了看法。
美媒报道,一位美高级官员表示,两国在为对方记者发放签证的议题上取得一些进展,尽管还有长远的路要走。另据法新社报道,一位匿名的美国官员透露,布林肯和秦刚同意了增加两国航班的需要。这位官员说,布林肯和秦刚在会谈上,“同意共同努力扩大航班数量”。不过,有关航班数量还未确定。
此外,路透社引述不具名的美国国务院官员称,布林肯在会谈中“非常清楚地”表示,美国并不想与中国“脱钩”,双方同意继续对话,争取在多方面取得进展。
学者:布林肯访华冀确认中美高层交往“路线图”和“时间表”
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布林肯访华前夕,美国总统拜登表示,希望能在未来几个月内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会面。
布林肯6月18日早上抵达北京,重启今年2月因所谓“气球”事件推迟的访华行程。据彭博社报道,拜登6月17日在启程前往费城前暗示,中国领导层并不知道“气球”事件细节。
拜登表示,他认为(对中国来说)这件事尴尬多于蓄意,因此他希望未来几个月再与中国元首会面,谈谈双方的歧见,以及如何相处。
中美元首去年11月在印尼巴厘岛参加二十国集团峰会期间举行双边会晤,就台湾等问题进行对话,同时相互承诺进行更为频繁的沟通。
布林肯此次访华旨在寻求建立沟通管道,防止误解误判,以及合作应对全球挑战,同时期盼能为中美双方高层未来更多的互动铺路,包括美国财长耶伦、商务部长雷蒙多等都希望能尽快访华。
不过,双方发布的会谈消息,都没有提到是否会安排拜登与习近平会晤。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拉惹勒南国际研究院副教授李明江接受访问时说,布林肯访华显示两国在“气球”事件后,仍有意愿在一定程度上恢复高层互动。
他认为,尽管拜登政府不会实质性改变对华政策,这“还是一个小的标志性的外交活动,中美关系接下来有可能会有一些积极正面的状态”。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吴心伯研判,美国目前着眼于今年11月在旧金山举行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峰会,布林肯也想通过这次访华,与北京确认接下来双方高层交往的“路线图”和“时间表”。
吴心伯认为,布林肯此次访华谈不上是“破冰”,只能说是中美愿意结束前段时间的僵冷状态,继续推进高层互动,尝试处理两国关系中的一些突出问题,并推动中美在部分问题上的协调与合作。
李明江研判,中美可能希望利用这一次外交高层互动,为未来数月创造更多两国高级别官员的直接交流。
他说,“通过这些政策方面的互动,能让双边关系实现一定程度上的稳定”,下来更大的目标是希望中美元首年内能实现面对面会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