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中国航天员能在天上烧鸡腿、烤红薯?
发布时间: 1685954248492 来源:南美侨报网综合 评论:0 发布时间: 1685954248492

“民以食为天”,中国航天员在太空吃什么?未来,航天员能在天上烧鸡腿、烤红薯?听听专家怎么说。

120多种航天食品不重样

中新网报道,常言道“民以食为天”。中国空间站为航天员配备了120多种航天食品,其中有不少传统中式菜品的身影,具有明显的中式特色。食物不仅有主副之分,讲究荤素搭配,更有独特风味,甚至人人皆知的鱼香肉丝、宫保鸡丁……都出现在航天员的美食列表里。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总设计师黄伟芬表示,航天员的食谱周期按一个星期来算,重复率很低,此前对航天员进行了感官接受性调查,配备的都是航天员爱吃的食物。空间站的太空厨房配有食品加热装置,让航天员在太空也能吃上热乎饭,目前已有不少人催更“太空吃播”。

中国建设自己的“太空厨房”

大陆央视报道,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副总设计师、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总体室主任吴大蔚表示,在航天飞行中,营养素的标准与在地面上存在区别,并非所有“地面标准”都适用于天上,比如在天上钙流失会特别快,因此在钙剂的应用上要特别小心。

日前,通过天舟六号向航天员运送的在轨驻留消耗品中,有约70公斤的新鲜水果。

吴大蔚介绍,除了吃膳食营养素片之外,航天员的营养摄入重点就是靠食品。在研发出相应的食品后,首先在地面人群中广泛品尝,收集大量数据,将优选后的品种组成食谱。营养均衡之上,还要考虑味道是否可口。

“这次我们会有新鲜果蔬在轨植物栽培,另外还会做一些太空食品的加工制备。”吴大蔚说,在未来,随着技术发展,可以将冷冻食材运送到太空,实现在天上加工制备。“我们会做一个比较好的厨房,烧鸡腿是没问题的,烤面包、花生、红薯、主食类的、肉食类的,这些都能实现。”

太空也讲究垃圾分类

有人计算过,按照每名航天员每餐吃两包航天食品计算,在太空生活6个月会产生3000多个食品包装袋。此外,航天员在轨生活产生的废物、废气、排泄物等,相对于空间站的密闭环境以及空间大小来说,其体量是巨大的。

吴大蔚介绍,在空间站有很多桶,干湿垃圾要分离,大小便垃圾和生活垃圾、实验垃圾以及废弃物,比如已损坏的设备组件都要单独处理。“不同的垃圾处理方式都可能会不同,目的就是保证环境安全,不能让微生物等到处滋生,影响整站环境。”

据了解,在航天员搭载返回舱返回地球时,固体垃圾会跟着返回舱一并返回。这些垃圾在返回舱进入大气层之后被抛掉,在大气摩擦燃烧的作用下,最终烟消云散。

责任编辑:宋屿
网友评论

10 条评论

所有评论
显示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