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空军以“凤翔专案”为代号,向美国采购66架F-16V战机,原订今年初首批交机,现已5月仍未兑现,已经跳票。军方官员透露,美方已告知,首批交机时程要延迟到2025年中以后。换言之,台湾向美国新购战机的交机时程至少延宕超过2年,原本预订2026年66架新机全数交机的目标,确定将无法达成。
美对台军售积压待交付已超190亿美元
综合台北中央社、中时新闻网报道,据了解,近年来,美方一边催促民进党当局要提升战备能力,另一方面却以新冠疫情和俄乌冲突为由大量积压对台军售项目。截至目前,美国对台军售交付积压已经超过190亿美元。这“一手交钱,一手没货”的尴尬局面,直接导致台军甚至出现了“有枪无弹”“见车不见弹”的离谱情形。
据台媒早前报道,为强化台军反装甲和防空战力,民进党当局向美方采购了400枚标枪导弹和42套发射器,以及1700枚拖式导弹。不过尴尬的是,标枪导弹的发射器全数虽于2022年12月运抵,但导弹仍在产制中,导致台军空有发射器,却无弹可用。而美方回应依旧是万年不变的那句“受俄乌战争影响,供货不及”。
此外,民进党当局此前向美方采购岸置鱼叉导弹系统,预算编列866亿元新台币,台海军更为此将扩编岸置导弹编制从九个中队扩编到二十个中队,但美方却再次拿出交货延后的剧本,称交付日期需从5年延长到10年。对此,有绿营立委痛批,台“国防部”可以直接改名叫“延宕部门”。
这次,台空军向美国新购战机,原定2023年初进行首批交机,美方却告知可能延到2025年中以后。原本预订2026年66架新战机全数交机的目标,确定将无法达成。据称,台方每年仍依特别预算规划进度支付,并未调整金额与付款时程,而且没有“违约条款”。
国民党立法院党团总召曾铭宗1日批评称,2019年台立法院通过特别预算采购F-16V战机,是因台“国防部”称其具有急迫性。他说,在美方未履约情况下,台方是否应继续付钱,将请审计部门查账,并详加检视契约合理性。
“美方要求按时间交钱,交货日期却是参考用?”赖士葆质疑,美方交货期程延到2025年,台方却没有相关违约、处罚条款,根本是不平等条约。他认为台审计部门和立法院必须好好监督,而“国防部”必须要为签订不平等条约负最大责任。
民众党立委邱臣远称,美方交付延宕,台当局却仍须依照原先规划进度交付购机经费,台“国防部”应适当调控交付对美军购在途物资款的进度。
对此,有岛内网民在台媒评论区留言讽刺,“台湾在帮美国军工产业发薪。”
也有人质疑,“延迟交货没有罚则吗?”“美国是军火贩子,还是军火骗子?怎么民进党当局又被骗了呢?又是要全台湾人买单!”
台媒要求追究军售黑箱密账
台北《中国时报》刊文指出,F-16V战机与岸置鱼叉飞弹是美国对台军售项目的重中之重,美国却延宕交货,固然有疫情因素,但台湾仍应凭发价书与双方议定的交机时程,要求美方尽速解决问题。“国防部”亦应汲取教训,武器采购合约应订违约罚则,这不只是看紧人民荷包,也关乎全民身家安全,岂可让美方予取予求。
现今,新购战机预算都付了将近一半,交机却延宕两年多,美方也该给个交代,不能两手一摊,总拿疫情影响供应链当理由。2019年美国特朗普政府一同意军售,台湾立即作业,担心机不可失,加上蔡当局判断这对蔡英文在2020大选有利,因此民进党大力推动此案,速度非常快,在野党立委稍有质疑,就会被围剿、贴标签“不爱台”,给了“国防部”最大的方便,未料美方交货竟延宕。
特朗普政府任内同意的重大军售项目,目前没有一项依照时程交运,全部延宕;岸置鱼叉飞弹案,美方有可能先向沙特调货,新战机的生产线,台只排到第三位优先,台湾应要求美方调整优先顺序,否则美国行政与国会说再多关切台湾安全的话,也是欺骗台湾人感情。
武器交易又是卖方市场,就怕美方吃定台湾,以疫情与通膨为理由,变相让台湾吸收成本,值得密切关注。蔡当局亲美,就算吃了暗亏,极可能自己吞下,也不会对民众说明。在野党应该硬起来,好好追究军售黑箱密账。
针对美台军事勾结,中国国防部新闻发言人谭克非此前曾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我们愿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前景。但如果民进党当局执迷不悟,勾连外部势力不断进行谋“独”挑衅,一味推高两岸对立对抗,甚至不惜将台湾同胞置于危难境地,中国人民解放军将以行动说话,采取必要措施坚决挫败任何“台独”分裂行径和外部势力干涉,坚定维护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和两岸同胞切身利益。
·相关·
25家美国军火商组代表团访台AIT随团被认为是“最大突破”
美国国防承包商代表团5月2日访台,美国在台协会(AIT)将随团。学者认为,美国国防厂商是否要与台湾技术合作或军售,都须经美国行政部门同意,因此AIT随团访台是最大突破,更符合当前美国政策。
台北中央社报道,由25家美国国防承包商组成的代表团定5月2日访台,成员除知名军火厂商洛马、雷神等,亦包括美国在台协会、2049计划研究所等机构。访团5月3日出席在台北举办的国防产业论坛,访台期间会与台湾无人机厂商开会,讨论强化台湾无人机能量。
台湾学者苏紫云认为,此次最大突破是美国在台协会(AIT)将随团访台,因为无论台美产业双方的合作买卖,都要美国行政部门同意,而美国当前政策是评估将台湾纳入美国国防产业链,AIT此次随团符合政策需求。
学者舒孝煌指出,美方一直在讨论台海发生冲突时的弹药补给能力,鉴于美方供应链恐无法快速补充,访团此行或许有机会评估在台生产、或由美方授权提供零件等方式,并讨论包括无人机、无人机反制系统等某种程度上的合作。
舒孝煌提到,美方持续移除不安全的红色供应链,此亦为台湾利基,毕竟过去确实有海外厂商,向台湾探询取代大陆供应链的合作机会。
相关人士表示,此次访问民间公司及“中科院”等单位的时间不长,恐难达成实质合作项目,因此“宣示意义大于实质意义”;且台美间的防务合作与交流都采包括华美相关会议、国防工业会议等多管道进行,借由多管道来达成综合性成果。
至于台美双方合作生产无人机等军备可能性,知情人士分析,台湾发展无人机几乎没有美国的协助,充其量仅购买美方生产的次系统,台美的无人机发展是两条平行线;但“只要美方不设限(不要限制输出管制),就是对台湾最大帮助”,短期内要合作生产非易事,还需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