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朋友”卢拉访华,中巴合作领域将更广泛
发布时间: 1681373632134 来源:本站原创 评论:0 发布时间: 1681373632134

4月13日,巴西总统卢拉访问新开发银行总部,与新开发银行行长罗塞夫在一起。图源:卢拉推特

【南美侨报特约记者林飞4月13日报道】巴西总统卢拉当地时间12日晚抵达上海,正式开始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这也是卢拉第三次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中国媒体亲切地称其为“老朋友”。

中国社科院拉美所国际关系室副主任、巴西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周志伟认为,区别于2004年和2009年两次国事访问,这一次访问有着不同意义。

“两国从经贸往来到人文交流等已经有了扎实的合作基础,比如中国已连续14年成为巴西第一大贸易伙伴。如今两国已经进入高质量的合作发展阶段,涉及的合作领域和对话议题将更加广泛。而从外部来看,全球地缘政治环境面临更大挑战,巴西与中国作为南北半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又同为金砖国家成员国,在维护友好开放的国际合作上有着共同责任和全球启示价值。”周志伟说。

友谊“种子”慢慢开花

2001年,卢拉以巴西劳工党名誉主席的身份首次访问中国。周志伟提到:“卢拉与中国的渊源,其实是由劳工党与中国共产党的党际交往开始的。”

2003年至2010年,在卢拉担任巴西总统期间,中国和巴西的合作关系发生了“跨越”。“之所以用‘跨越’这个词形容,原因在于中国和巴西的双边合作机制开始迈向更高阶段。”周志伟举例,“双方决定成立中巴高层协调与合作委员会,指导和协调两国关系的发展。由此带动下,两国在政治、经济、贸易、科技、教育等领域合作有序开展。”

称卢拉是中国人的“老朋友”,还在于在面对全球事务上中巴的合作与互信。2006年,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四国外长在联合国大会期间举行首次会晤,开启金砖国家合作序幕。而本次卢拉将访华行程的第一站安排在上海,也是为了出席巴西前总统迪尔玛·罗塞夫担任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行长的就职典礼。周志伟认为:“这体现出巴西对于金砖合作机制的重视。而金砖国家机制本身就是建立在各国政治互信的基础之上,共谋发展之外,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透明合理的方向发展。”

周志伟提到,卢拉在中国和巴西的人文领域交流方面也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2009年卢拉访华,曾应邀访问中国社会科学院与中国学者交流,并为社科院巴西研究中心揭牌和题词。周志伟当时就在现场,“题词内容是‘我相信中国和巴西正在书写人类历史的新篇章’。这也体现着他的世界观。”

“政经双热”推更多领域合作

在卢拉本次的访华代表团成员中,除政府官员等,也包括200余名商业代表。周志伟认为,近年来中国和巴西一直保持着较高热度的经贸合作。2022年中巴双边贸易额达1714.9亿美元。“中国和巴西在经贸合作领域有着互补性。本次访问除了加强两国在传统的能源和农产品合作外,也将关注重点放在了包括5G、卫星等科技领域合作方面。”

事实上,早在1988年,巴西和中国就启动了地球资源卫星合作项目,开创了发展中国家航天合作的成功案例。

周志伟认为,“两国政治互信,无疑会对经贸等各个领域的合作起到推动作用。在政治互信的基础上,也可以进一步延伸高科技等各领域合作,以及全球问题治理等方面合作。”

责任编辑:景飞
网友评论

10 条评论

所有评论
显示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