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呼吁禁止向中国出售更多芯片设备,荷兰抵制。”美国彭博社22日以此为题报道称,荷兰外贸与发展合作大臣施赖纳马赫尔当天表示,在向中国出售芯片设备的问题上,荷兰将捍卫本国的经济利益。报道评论说,荷兰高级官员的这一表态再度表明,荷兰不愿顺从华盛顿切断中国半导体技术供应的企图。
施赖纳马赫说:“重要的是,我们要捍卫自己的利益,我们的国家安全,但也要捍卫我们的经济利益。如果我们把它放在欧盟篮子里去与美国谈判,最后结果就是我们得把极深紫外线光刻机交给美国,我们就更惨了。”
这并非施赖纳马赫尔首次就芯片制造设备对华出口问题发声。18日接受新鹿特丹商报(NRC)采访时,她表示美国不应指望荷兰毫无异议地采纳其对华出口限制措施,
美国于10月7日出台一系列新规,禁止将使用美国设备制造的某些芯片销售给中国。多家西方媒体报道称,美国也在鼓动和拉拢盟友加入打压中国半导体的阵营。
美方不仅施压荷兰政府拒绝批准阿斯麦公司向中国出售最先进的光刻机,还一直试图要求禁止该公司对华销售部分旧款光刻机。外媒此前报道称,受美国对华出口禁令影响,阿斯麦第三季度订单有所减少。
彭博社22日报道提到,欧盟谈判代表正与美方就一些有争议的贸易问题进行磋商。以法国为代表的一些国家表示,(美方)的相关措施可能损害欧洲经济,并表示可能向世界贸易组织提起申诉。这些问题将成为下月初欧盟和美国官员举行的高级别会议——贸易与技术理事会上的话题。
综上所述,美国一再要求其西方盟友围堵中国,但经过新冠疫情以及俄乌冲突带来的经济衰退之后,很多西方国家已经不愿再听美国的号令,而是积极与中国改善关系,从而扭转自身的经济困境。在刚刚结束的巴厘岛G20峰会上,很多西方国家领导人与中国领导人先后会晤,取得了积极的成果,其中就包括荷兰首相吕特,他表示希望同中方密切交往,保持双边关系发展的强劲势头。
就连近些年和中国关系恶化的澳大利亚,上任的新总理也一改前任的“反华”政策,试图缓解中澳的紧张关系。近期,中澳两国领导人于G20峰会上进行会见。有报道指出,中澳两国领导人会见后,两国关系有解冻迹象。此前,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表示,双方会见正面且具建设性,他肯定中方是澳大利亚最大贸易伙伴,两国经济具互补性,但也提及双方仍有分歧。
事实上,自今年5月澳大利亚工党赢得大选后,中澳双方便有些破冰,双方防长、外长陆续接触与会面。此外,煤炭、铁矿等贸易陆续出现松动。
此外,还有法国、德国,以及印度、日本等中国邻国,虽然在一些问题上和中国有异议,但现在也不愿唯美国马首是瞻,纷纷释放出愿意改善对华关系的积极信号。
当然,还有一些国家的领导人,如英国和加拿大,没有看到大势所趋,仍然用一些冠冕堂皇的辞令,继续维持其对华敌视政策。这种做法很不“识时务”“识大体”。即使美国现在也没有寻求与中国全面对抗,但这些国家又何必继续执行与其国家核心利益无关的外交政策,这样做反而会损害自身的利益。新冠疫情之后,绝大多数国家在寻求恢复经济和民生,不再听从美国的号令围堵中国。因为与世界第二经济体搞对抗,只会失去很多经济发展机遇,最终受害的是本国国民,实质上是一种不明智、无意义的外交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