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代的狂音乐的王”,这真是周杰伦“最伟大的作品”吗?
发布时间: 1657180716696 来源:南美侨报网综合 评论:0 发布时间: 1657180716696

资料图:周杰伦世界巡回演唱会。新华社 

7月6日中午12:00,周杰伦新歌《最伟大的作品》MV刚在B站上线,便在各大社交平台瞬间刷屏。

据悉,周杰伦第15张个人专辑《最伟大的作品》将于7月8日正式开启预售,7月15日上线。6日中午12点,新专辑先行曲MV在QQ音乐、哔哩哔哩(09626。HK)等官方授权平台首播,一分钟内点击量破7万,话题立刻登顶微博热搜。

《成都商报》报道,《最伟大的作品》是周杰伦的第15张个人专辑。截至发稿,不到两天时间,QQ音乐的预约量就已破730万人。QQ音乐发布公告称,周杰伦是该平台最快突破300万人预约的歌手。

43岁的周杰伦是目前为止,唯一一个每每发行专辑必能引发全民狂欢的人。即使他已经成为了一位喝着奶茶的中年人,但在歌迷眼中,周杰伦从未变过,变的只是人和时代。这就是伟大。

专辑本身的意义远超内容

抛开这首歌好听与否,周董发专辑本身的意义远远超越内容。出道22年的他发行了15张录音室专辑,平均1.5年一张专辑,其实效率并不低。只是因为娶妻生子,如今他创作的脚步在变慢,但并没停止。

从那台价值近700万人民币的古董钢琴开始,周董的十指在象牙白色的琴键上飞驰。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发现,整首歌的曲风融合古典、说唱、流行,是一首不折不扣的周杰伦歌曲。很明显,这首歌的质量已经远超他前几年的单曲作品,隐约让人看到巅峰时期的周董。豆瓣目前还没有开评,但据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预测至少会超过8分,甚至更高。“新歌MV首播,我最大的感触是,当一件伟大的作品被创作出来时,艺术家并不会知道,自己成就了一整个艺术时代……”有网友这样点评道。

流量+实力,“情怀”是屡试不爽的营销利器

周杰伦在21岁时推出第一张专辑《JAY》,自出道以来,推出了《东风破》《千里之外》《青花瓷》等众多金曲。对于80、90后来说,这22年的时间里,是周杰伦的歌陪伴了九年义务教育、高考、大学毕业……每当那些熟悉的旋律响起,就意味着一波“回忆杀”。

当下,“情怀营销”是屡试不爽的利器。尤其是像周杰伦这样伟大的歌手。但在知名乐评人卢世伟看来,每每周董有大动作,都会被包装成“对青春的缅怀”“时代的眼泪”等概念,他觉得这种营销大可不必,大家还是应该冷静看待。“这些年,大家真是没听到什么满意的作品了,也不是说周杰伦的作品出来就一定好,但现在就是一窝蜂地迷信大牌,就指望着说这些曾经的大牌们还能有点儿不一样的东西(出来)。”在卢世伟看来,周董的号召力的确超级强,不过当中也有网友凑热闹的行为。

“周杰伦的时代永远不会过去……”周董在北大演讲时曾说过这句话。数据可以证明,他是华语乐坛唯一将流量和实力结合得最融洽的那个人。

“世代的狂,音乐的王”

中新网报道,“世代的狂,音乐的王,万物臣服在我乐章。路还在闯,我还在创,指尖的旋律在渴望。”霸气的歌词彰显周杰伦的王者野心,而他的自信并非空穴来风。

无论是之前的“中老年粉丝”替周杰伦打榜,以及前阵子的线上重映演唱会的亿万流量,都证明了周杰伦稳坐华语乐坛之巅的事实。

在高速发展的娱乐圈,华语乐坛的时间流速仿佛开启了慢动作。在一部剧换一个顶流的影视圈里,虽然流量或许无法与口碑画上等号,但不可否认在这座影视高峰上攀登的人,已经换了一波又一波。

然而,从乐坛“考古风”盛行的现状来看,山顶上的那批人还是从前的“老朋友”。不知道一直“会当凌绝顶”的周杰伦,是否也曾有一刻会产生“不知今夕是何年”的错觉?

是他的幸运还是华语乐坛的尴尬?

新华社报道,不过在狂欢之余,“自我重复”“不太好听”“当不起这个歌名”的声音也不绝于耳。这样的评价,也出现在他近几年的其他作品发行之时。与其说是一部分听众的苛求、挑刺,不如说是一种期望越高、失望越大的必然结果。几乎可以肯定的是,《最伟大的作品》既不是周杰伦“最伟大的作品”,更不会是华语乐坛“最伟大的作品”。但毫无疑问,“周杰伦现象”已经成为华语流行乐坛“前无古人”的存在。

可比起2000年前后华语乐坛全盛时期歌手“百花齐放”的局面,当下诞生的“周杰伦现象”,多少有些“独孤求败”的意味。

归根结底,是华语乐坛的持续低迷,才让周杰伦成为“神话”。其实回头看,他的每一次发片出单曲,都伴随着“江郎才尽”“自我重复”的质疑。即便有朗朗上口、全民学唱的《告白气球》《等你下课》,也不过是网友所谓“在舒适区徘徊”的轻松创作。然而就是这样的轻松、重复之作,即便抛开“周杰伦”三个字自带的“情怀滤镜”,依旧是当下华语乐坛的稀缺资源。

责任编辑:景飞
网友评论

10 条评论

所有评论
显示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