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29日,巴拿马华商总会会长黄伟文率访问团一行到访广州市侨联。图为黄伟文(左)与广州市侨联主席卞勇(右)。受访者供图
【南美侨报特约记者 孙延 黎蔚 北京报道】从1989年自广东清远只身远赴巴拿马创业,今年已经是巴拿马华商总会会长黄伟文在中巴之间往来的第33个年头。值此中巴建交5周年之际,黄伟文也已经在中国国内停留半年,正忙于筹措新冠疫情后中巴旅游、经贸往来事宜,为两国企业合作“铺路架桥”。
以经促融 中巴建交五年,好处实实在在
“2017年6月13日”,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黄伟文对中国与巴拿马建交的日子熟记于心、随口而出。而回忆起当初的场景,仿佛也是近在眼前:“北京时间6月13日,对巴拿马侨胞来说是一个期盼已久的日子,巴拿马华商总会与本地华侨华人举行了盛大的庆祝。巴拿马时间6月12日晚8时,时任总统巴雷拉在电视上宣布中巴建交后,绚丽的焰火在巴拿马城埃尔多拉多唐人街‘黄金广场’上空绽放,鞭炮声和欢呼声淹没了广场的人群。“
“一转眼已经5年,现在又是中巴关系发展史上的一个好日子”,黄伟文说,祖国与驻在国建立正式友好的邦交,对整个巴拿马侨界的社会地位和侨胞在巴拿马的生活有非常大的帮助。建交5年来,两国关系迅速发展,特别是在经贸方面,中国企业在巴拿马投资兴业,为巴拿马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做出很大贡献,获得了当地人的认可,在巴拿马为中国和“一带一路”树立了好的形象。这也表明了“一带一路”让拉美国家分享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和利益。
在黄伟文看来,中巴正式建交和共建“一带一路”,对侨胞来说最直接的感受就是,首先感觉到了与国内往来的便利,许多侨胞的贸易也迅速做大做强,特别是巴拿马的特色农产品销往中国更加方便。
黄伟文自己也是中巴关系发展的受益者,从初到巴拿马从事小商品贸易,到建交前对华出口有色金属,如今他的生意发展到旅游、文化等多个从产业。2017年,黄伟文也因为业务占到巴拿马对华有色金属出口量的半壁江山,而受到两国政府的关注,经中国贸促会推荐,成为时任总统巴雷拉历史性访华团中,随行的10位华侨华人代表之一。
中国与巴拿马建交后,巴拿马随即加入“一带一路”,巴拿马也因此成为拉美第一个与中国签署“一带一路”合作倡议谅解备忘录的国家。
据中国驻巴拿马大使馆介绍,两国建有经贸混委会机制,还签署了海上运输、电子商务、无偿合作、卫生和植物检疫检验等多个领域的合作协议。中国自2019年起成为巴第一大贸易伙伴,并长期保持巴拿马科隆自贸区最大商品供应国及巴拿马运河第二大用户的地位。在巴中国企业诚信守诺,积极履行合同责任和社会责任,为巴经济建设和抗击疫情作出重要贡献。位于阿马多尔堤道的新会议中心和太平洋邮轮码头等重点项目是中国企业对巴拿马社会信守承诺的典范。中国专家还赴巴拿马开设了水果、蔬菜种植和水产养殖等课程。
▲2022年4月10日,巴拿马中国华商总会会长黄伟文(右前)在“中国石都”云浮国际石材城参观考察。受访者供图
以文交友 国之交在民相亲,民相亲在心相通
往来两国间30余年,黄伟文几乎见证和参与了两国现代关系史的重要事件。他感受过时代大潮下,个体经历的波涛汹涌与一帆风顺,因此也对两国关系发展,有着自己的所见所感与所为。
在中国媒体的报道中,对黄伟文提到最多的一点是“自费在巴拿马办春晚”。到2022年春节,黄伟文和他的团队主办的“巴拿马春晚”已经是第16届,也让中国春节在巴拿马成为家喻户晓的节日。
回顾中巴建交的过程,中国同巴拿马及其他中美洲国家强大的文化、学术和经贸关系,为外交形势的变化提供了支持。黄伟文在谈到在巴拿马办春晚的动因时,也特别强调了这一点。
黄伟文告诉记者,这十几年来一直有“两个初心”贯穿其中。
他介绍,初到巴拿马时,他发现当地的犹太人经营的商店,会在某一天集体歇业,他当时对此很不解,通过请教当地的老华侨,才知道犹太人是在庆祝他们的新年。受此启发,黄伟文萌生了在巴拿马推广中国春节的念头。
当时,最早抵达巴拿马的犹太人,大约有130年的历史,而华人抵达巴拿马也已经有了大约140年的历史。“通过犹太人的活动,我知道了他们的新年,而巴拿马有这么多的华侨华人,如果华侨华人也停业一天来庆祝农历新年,不仅是一个增强华人凝聚力,同时也是让巴拿马当地人认识、了解中国文化的一个好机遇”,黄伟文回忆。当时,他通过当地的报纸来宣传和呼吁侨胞参加,可惜效果并不理想。然而黄伟文“过春节”的念头并没有因此打消,而是不断地思考新的办法。后来,他想到了通过娱乐活动来带动侨胞参与,于是2006年的春节,在巴拿马城埃尔多拉多唐人街黄金广场,举办了巴拿马建国以来的第一次春节庆祝活动。
黄伟文介绍说,活动邀请了当地华人舞狮团组成庞大的表演队,拉开了中国春节的序幕;来自当地华社的文艺爱好者,自编自导自演的中国民族歌舞轮番登场。第一届春晚广受欢迎,得到了热烈的反响,“于是,我希望能把活动办得更高端,能够走出唐人街,成为更为广泛的平台”,他说,于是到2008年时,活动移师巴拿马最大的会展中心——两洋会展中心。这一年的春节活动,他从国内请来了佛山南海黄飞鸿狮艺基地的醒狮团,还去湖南浏阳订了超大的烟花,从中国运到巴拿马。当巨大的球状焰火,第一次闪耀在城市上空时,惊艳了古老的巴拿马城,也迅速将大量的侨胞和巴拿马人带到了活动当中,2天的时间内,吸引了四五万人,当地的电视台也进行了现场直播。活动在巴拿马引起轰动,也让巴拿马人第一次感受到了中国农历春节的氛围。
“另外,在那些年一直坚持做此节目还有一个初衷:为没有正式官方关系的驻在国与祖国提供一个联系渠道”,黄伟文说,他希望能通过民间的力量和文化的交流,让当时中国驻巴拿马商务办事处的代表和人员,与巴拿马官员有一个直接、正面的在一起接触、交流的机会。
黄伟文介绍,随着巴拿马春节活动影响力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政要开始参与,甚至每年都有请到巴拿马副总统、部长、市长等官员到场。中国与巴拿马在1997年互设了贸易发展办事处,但受台北与巴拿马“邦交”关系的影响,代表处人员的活动受到来自台湾方面的压力。即便是大陆的侨团、经贸机构在当地举办政治、商贸活动也难免受到干扰,而文化则无国界。
2017年,中巴终于建交后,黄伟文还是将巴拿马春节的活动保持下来且越办越大。在坚持了16年后,到2021年11月12日,巴拿马政府宣布,从2022年起将中国农历新年定为全国性节日,并将春节庆祝活动融入巴拿马的国际旅游推介计划。黄伟文认为,这也是巴拿马认可华侨华人贡献和地位的一个标志,“能在其中起到作用,让我们巴拿马春节的团队,感到非常幸福与幸运。”
黄伟文说,如今节目已经深入巴拿马民心,“巴拿马春晚现在不仅是当地华侨华人的春晚,也是属于巴拿马人民的春晚。”他介绍,因此巴拿马官方非常重视,并主动参与,近几届“巴拿马春晚”都是与官方联合举办,召开全国性的大型发布会,政府提供包括场地赞助等各种支持,“旅游部、文化部等政府机构看到了华人的影响力,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去接触华人、了解中国。”
“国之交在民相亲;民相亲在心相通”。黄伟文说,如今两国建交后,有了两国更多官方机构、专业机构的参与和支持,两国迎来了更多的文化空间,未来的文化旅游更加加深,民众之间的了解也更加深入,“相信在中巴文化交流的基础上,民间文化大使的作用会更加突出。”
▲2022年5月22日,巴拿马中国华商总会会长黄伟文(左)在广东清远英德红茶博物馆参观考察。受访者供图
以侨为桥 为侨架桥
从1854年3月30日“海巫”号帆船运载705名华工抵达巴拿马算起,华人在巴已经有160多年历史。根据巴拿马官方数据,巴拿马全国人口约为311万,其中华人占5%。他们中,有在巴拿马修建铁路、开凿运河期间,作为华工来到这里并定居于此的;也有在巴拿马作为去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的中转站时期,滞留于此而定居的。当年来巴拿马当华工的人,95%以上来自中国广东省。
黄伟文正是广东清远人。如今,生意方面,他已经大多交给子女打理,但如当初筚路蓝缕抵达巴拿马的先侨们所拥有的勤奋刻苦精神一样,黄伟文并没有闲下来。除了担任巴拿马华商总会会长,他是中国侨联海外委员、中国海外交流协会理事、巴拿马-中国友好协会顾问。在他看来,华侨华人是中巴交往的民间大使,也是两国友好的桥梁。“而侨领要为‘桥梁’们做好‘桥梁’,承担起责任和担当,带领更多的中国企业前往巴拿马发展。”
最近在中国停留的半年,黄伟文也正致力于这一目标。他说,中巴建交和“一带一路”合作谅解备忘录签订后,更多有实力的中国企业进入巴拿马及拉美市场,在这一过程中,当地侨胞可以提供最为直接的帮助。
在黄伟文看来,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当局的政策,让巴拿马拥有着“航运、航空、区域金融中心地位”这三大优势,而作为侨领,自己有责任帮助更多的中国企业把事业发展到巴拿马,并以巴拿马为支撑,发展到更多拉美国家;同时也有义务帮助更多的巴拿马华商更好对接中国。
他认为,在劳务问题、法律法规、投资环境、风土人情、政府沟通、人脉资源等诸多方面,当地侨胞都可提供便利的咨询、协调等服务,在发挥桥梁作用的同时,也与中资企业共拓市场、实现共赢。
黄伟文介绍,自从中巴“一带一路”合作签署备忘录后,华侨一直在寻找相关的机会、摸索具体的项目如何推进。他此次回国的一个重点就是,希望能通过电商平台,克服这两年疫情的影响,把清远、广东、中国,把“一带一路”的机会带到巴拿马。目前他正在筹划建设海外仓储,推动“电商平台海外创”的项目进展,期待抓住跨境电商发展的新潮流。
黄伟文还透露,目前,广东省贸促会正与巴拿马华商总会合作,已经授权巴拿马华商总会筹建“巴拿马粤商会”。根据规划,通过“巴拿马粤商会”这个平台,为广东乃至全国的企业走进巴拿马,走向拉美提供便利,为“一带一路”框架下的事宜对接,贡献一些力量。
▲2022年5月19日,巴拿马中国华商总会、巴拿马龙宝集团有限公司大宗商品国际贸易签约仪式。前右为黄伟文。受访者供图
黄金十年 中巴合作不设限
黄伟文把从2017年中巴建交的前十年,称做“中巴关系的黄金10年”,“这是两国关系高速发展的十年,所以我非常看好这10年。”
黄伟华回忆,2017年随时任总统巴雷拉访华时,见证了中巴在旅游业上的开拓,在北京、上海经贸活动中,巴拿马企业家和随行侨商一起,与中国企业家进行对接,感受到中企的发展速度,同时也找到了非常多共赢共享的机遇点。当时,巴拿马企业家们分享了他们的感受:尤其对中国的汽车业发展和汽车零配件业务有兴趣,另外看到了巨大的中国市场,希望能把他们的产品送入中国。
事实也证明黄伟华的判断。据中国海关统计,2020年中巴贸易额达到92亿美元,同比增长10%。去年前10个月,尽管新冠疫情肆虐,中巴双边贸易仍逆势强劲增长超过27%,其中巴拿马对华出口更是大幅跃升,增长近180%。巴拿马对中国企业和投资者的吸引力与日俱增,目前有超过40家大型中资企业在巴开展经营活动,其中20家将其区域总部设在巴拿马。
“在中巴建交五周年之后,随着两国彼此了解的增加,我相信未来5到10年,中巴在各领域的合作会迎来更加快速、深入的发展”,黄伟文说,特别是今年4月4日巴拿马外长莫伊内斯访华并与中国外长王毅会谈后,我们也从王毅的表态中,看到了中巴关系继续向好的态势、中国对与巴拿马发展经贸关系、开放更大市场的意愿。
就在不久前的“彭博创新经济拉美门户论坛”上,巴拿马总统科尔蒂索明确表示,巴拿马计划立即恢复与中国的自贸协定谈判。此前,谈判因新冠疫情而被迫暂停。科尔蒂索还特别强调:“我们的谈判风格与上届政府有不同。我们将付出更多努力,例如在农产品方面,我们将努力推动巴拿马农产品进入中国市场。”科尔蒂索提到,中国是巴拿马运河的第二大用户,巴拿马与中国之间的关系非常重要。
对于未来5年至10年,中巴经贸合作的领域,黄伟文则认为“不设限”,不论是经贸还是投资,双方都能找到许多的契合点。而旅游和农产品贸易则是其中的重点。
莫伊内斯与王毅会面时,就巴拿马禽肉、猪肉、水产品对华出口、新的合作项目、促进贸易往来、支持科隆自贸区发展等议题进行交流。黄伟文说,这传递出了非常重要的信息,对侨商们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机遇,侨商们纷纷在思考、准备、把握机遇,来发展自己的事业。据他了解,中巴之间的企业已经开始了新的对接,很快将有更多好的水果、肉类等农产品和农副产品出现在中国市场。
在旅游业方面,巴拿马是个文化灿烂、风光秀丽的国度,而中国也有悠久的文明、多样的风光。黄伟文说,巴拿马政府和旅游企业从中国人在东南亚旅游的热度和消费力上看到了商机,当初巴雷拉访华时,双方就签署了旅游协议,2018年为中巴旅游产业开通直航,也说明中方对中巴旅游业的重视。如果不是因为疫情,中巴旅游会更好。
黄伟华表示:“我相信,疫情后,中巴旅游业一定面临一个巨大的机遇,很快会迎来旅游业新的起飞点。这次我回到中国,也在一直策划在国内讲讲巴拿马的旅游故事,让中国游客以巴拿马为起点,前往更为广阔的中美洲、南美洲。”
(编辑:孙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