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俞孔坚在巴西坠机遇难 总统、副总统发文哀悼
发布时间: 1758779621817 来源:南美侨报 评论:0 发布时间: 1758779621817

除俞孔坚和飞行员外,失事飞机还搭载着一支纪录片拍摄团队。《圣保罗页报》

【南美侨报网编译段木心9月25日报道】9月23日晚,北京大学教授俞孔坚在巴西南马托格罗索州(Mato Grosso do Sul)的坠机事故中遇难。初步调查结果显示,失事飞机或涉嫌违规夜间飞行。24日,巴西总统卢拉在社交媒体发文悼念俞孔坚及其他三名事故遇难者。

失事飞机或涉违规夜航和非法运营空中出租

综合巴西“G1”网站、《圣保罗页报》报道,坠机事故发生在南马托格罗索州阿基道阿纳市(Aquidauana),地处潘塔纳尔湿地(Pantanal)。州反腐败、打击有组织犯罪和重大犯罪警局(Dracco)局长安娜·克劳迪亚·梅迪纳(Ana Cláudia Medina)表示,失事飞机试图在牧场的简易跑道着陆时,已超过规定的最晚起降时间,即下午5时40分(当天5时39分日落)。

梅迪纳介绍,这架飞机于23日上午约7时起飞,除俞孔坚和飞行员外,机上还搭载着一支纪录片拍摄团队。当天,飞机三次飞过潘塔纳尔的牧场上空,并在傍晚6时后返航至牧场,而此时已超过跑道的目视飞行许可时段。

梅迪纳表示,飞机第一次尝试降落时,性能表现并不理想,随后选择复飞。据目击者称,之后他们再也无法看到飞机,只看到空中冒起的浓烟,随后发现了残骸。

州政府称,尸体被烧焦,说明飞机在坠毁时发生爆炸。梅迪纳提到,尸体的状态加大了辨认遇难者身份的难度。目前,负责事故调查的巴西航空事故调查与预防中心(Cenipa)人员尚未抵达现场。梅迪纳强调,仍需对飞机残骸进行进一步分析,以收集信息,查明事故原因。

23日晚,当地警方向Dracco上报了这起事故。在交接遇难者遗体后,Dracco的调查人员开始走访取证,询问目击者关于飞行条件、飞机性能的情况,以了解坠机原因。

据悉,失事飞机为1958年生产的赛斯纳(Cessna)175机型。根据巴西国家民航局(Anac)的记录,飞机状态正常,为飞行员马塞洛·佩雷拉·德巴罗斯(Marcelo Pereira de Barros)所有。然而,该机无夜航许可,也不得用于空中出租运营,不过,目前尚未明确这次飞行是否涉及空中出租业务。

巴西总统卢拉和副总统阿尔克明发文悼念

事故的四名遇难者分别是:62岁的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院长、中国著名建筑师俞孔坚;42岁的巴西纪录片导演路易斯·费雷斯(Luiz Ferraz);51岁的摄影指导鲁本斯·克里斯平·儒尼奥尔(Rubens Crispim Júnior);以及59岁的飞行员德巴罗斯。

据悉,俞孔坚是“海绵城市”理念的创始人,该理念优先利用植被和河流溪流等自然基础设施设计城市景观,从而缓解洪水等极端天气事件的影响。本月,他还出席了圣保罗国际建筑双年展(Bienal de São Paulo)开幕式,并展出了其作品。巴西建筑与城市规划委员会(CAU)在一份声明中对俞孔坚的去世表示哀悼,并表示俞孔坚一行当时正在潘塔纳尔拍摄一部关于“海绵城市”的纪录片。

事发后,尚在美国纽约的巴西总统卢拉通过社交媒体发文悼念四位遇难者。他强调了俞孔坚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并表达了哀伤之情:“在气候变化日益严峻的时代,俞孔坚提出的‘海绵城市’理念已成为全球典范,它将生活质量与环境保护融为一体,这正是我们所追求和迫切需要的未来。我向所有遇难者的家人、朋友和同事致以最深切的哀悼。”

稍早前,巴西副总统阿尔克明(Alckmin)也在社交媒体发文,称俞孔坚为可持续城市化、保护生物多样性等作出卓越贡献,他的精神遗产将继续激励所有致力于环保事业的人们。

责任编辑:段木心
网友评论

10 条评论

所有评论
显示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