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个月,巴西的夜间路跑赛事明显增加。《圣保罗页报》
【南美侨报网编译段木心8月21日报道】为满足越来越多希望在繁忙生活中找到更灵活锻炼方式的业余跑者的需求,最近几个月,巴西的夜间路跑赛事明显增加,有些甚至在凌晨举行。
巴西《圣保罗页报》8月20日报道,这些赛事的负责人指出,与日间路跑赛事的参赛者不同,夜跑者通常是年轻人,他们对竞技成绩的关注度较低,更渴望在聚会式的氛围中与其他选手一起体验新鲜的乐趣。
此外,夜跑时,天气也更加凉爽。而在冲过终点线后,现场还会有乐队表演、DJ打碟、烟花秀,并派发饮品,令比赛氛围瞬间转变成热情派对。
赛事票务平台Ticket Sports的一项调查指出,仅2025年上半年,巴西就举办了111场夜间跑步赛事,远超去年全年的97场,反映出夜跑的持续升温。
该平台首席执行官丹尼尔·克鲁特曼(Daniel Krutman)表示,夜跑吸引了许多从未参加过比赛的人。日间赛事中,“菜鸟”跑者的比例在30%到40%之间,而在夜跑赛事中,这一数字可以达到50%到60%。
克鲁特曼认为,夜跑让人们少了一些成绩上的压力,更像是周六晚上享受和朋友们一起的欢聚时光。由于这些赛事大多由业余选手组成,通常也不会设置奖金奖励。
31岁的市场营销人员菲莉帕·索萨(Filipa Sousa)不久前在圣保罗市(São Paulo)参加了她的首场10公里夜跑比赛。在她看来,夜跑带来了一种“独特的能量”,因为它能让人以不同寻常的方式探索城市。“我感觉人们更兴奋,灯光的色彩也让氛围更独特。”
奥运教练里卡多·丹杰洛(Ricardo D'Angelo)则提到,职业跑者参加夜跑的情况并不常见,因为存在较大的风险。“夜跑时必须格外注意视野问题。‘被看到’对跑者来说非常重要,所以必须穿着合适的服装。”不过,丹杰洛也认为,气温较低且无阳光暴晒,更有利于跑者健康。
田径赛事策划公司TFSports的运营总监拉斐尔·亚内斯(Rafael Yanes)表示,夜跑往往在习惯于傍晚或夜间训练的人群中更受欢迎,他们希望在比赛中也能还原这种环境。他还提到,2024年,该公司参与组织了9场夜间赛事,而今年这一数字将跃升至23场,并且每场赛后都安排了表演,可以吸引更多观众互动。
尽管夜跑赛事的发展如火如荼,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尤其在后勤保障方面。亚内斯提到,夜跑的报名费往往更高,因为组织成本更高,需要在照明、安保方面投入更多,还需要更多裁判和交通管制人员。
此外,夜跑发展的另一重障碍是举办场地有限。在圣保罗市,赛事通常集中在某几个地点,赛程平均在5公里到10公里之间。为规避大城市的交通限制,TFSports公司甚至开始在机场跑道上举办比赛。参赛者通常在凌晨2时或3时起跑,此时航班稀少,允许跑道关闭起降,为跑者腾出空间。
本文为《南美侨报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任何第三方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摘编、复制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内容。如需转载或引用,请在正文开头明显位置标注本文的出处,并在文末附上原文链接。同时,转载前请提前与我们联系,取得授权。
联系邮箱:nmqbcn@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