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瀑布之城”观星活动每周六晚7时在通向伊瓜苏瀑布的观景台举行。《圣保罗页报》
【南美侨报网编译段木心8月18日报道】对于天文爱好者而言,天文旅游也许并非新鲜事,许多人甚至会提前数月预订行程,只为观看一场日全食。而在新冠疫情之后,这种旅游模式悄然在巴西普通游客中兴起,相关旅游产品的供给量也明显增加。
巴西在G20成员国中光污染最低
巴西《圣保罗页报》8月15日报道,天文旅游项目通常选取光污染极少的自然环境,为游客提供欣赏灿烂夜空的独特体验。近日,《巴西生态旅游杂志》发布的一项研究成果分析了全国75个国家公园和一家州立公园的天文旅游潜力。其中,位于里约热内卢州(Rio de Janeiro)的德森加诺州立公园(Parque Estadual do Desengano)曾因极低的光污染,在2023年被评选为拉丁美洲首个“暗夜公园”。
研究人员创建了一个名为Iastro的指数,评估标准包括夜空质量、出现晴空的可能性以及旅游基础设施水平。研究指出,巴西天文旅游的潜力得到了可靠的数据支撑:全球人造夜空光度图集显示,巴西是二十国集团(G20)中,光污染水平最低的成员国之一。同时,巴西的公园游客数量也一直在稳步增长,根据联邦政府的数据,去年游客总数达到了1250万人次。
在千湖沙漠邂逅宇宙级浪漫
根据Iastro指数,共有八个国家公园被评为“优秀”天文旅游目的地,其中就包括马拉尼昂州的千湖沙漠国家公园(Parque Nacional dos Lençóis Maranhenses)。该研究的合著者之一、里约热内卢联邦大学(UFRJ)的天文学家丹尼尔·梅洛(Daniel Mello)评价道:“在那里,你可以用肉眼观察各种天体和天文现象,包括流星雨、银河系、麦哲伦星云以及数十个星座。”
千湖沙漠国家公园的夜间游览项目价格为800雷亚尔(两人),还包括在普雷吉萨斯河(Rio Preguiças)入海口观赏由发光浮游生物形成的浪漫“蓝眼泪”。之后,游客会在导游的带领下前往沙漠顶端观星,游客可以仅凭肉眼观察,也可使用手机应用辅助辨认星座。行程中还可以享用红酒和奶酪。
这里夜间虽然炎热,但风有些恼人,建议带一件轻便外套。月色初上,公园寂静无声,只有偶尔车辆驶过或牛群走动的声音。即便是不懂天文的人,也会在这里感受到南十字星带来的震撼。
夜游伊瓜苏瀑布,解读原住民宇宙观
巴拉那州的伊瓜苏国家公园(Parque Nacional do Iguaçu,Paraná)也是该研究评选的“优秀”天文旅游目的地。该公园现已推出一项名为“瀑布之城”(Céu das Cataratas)的旅游活动,每周六晚7时在通向瀑布的观景台举行。那里摆放着配有枕头和毯子的躺椅,静候着夜间观星的游客。
送上酒水后,将由星象导游提供讲解服务,既涵盖科学视角,又兼具当地原住民瓜拉尼人(guarani)的宇宙观。例如,在北半球,天蝎座的最佳观测期是夏季,此时蝎子会躲在沙子里躲避酷暑。而在南半球生活的瓜拉尼人则将这个星座视为大美洲鸵,一种总是在冬天出现、食量巨大的鸵鸟。而波利尼西亚文化则将这个星座称为鱼钩,因为当它出现在地平线上时,预示着捕鱼季节即将开始。
活动结束前,每位游客都有机会通过大型望远镜观察月球,清晰的地貌、光影与细节仿佛触手可及。该活动组织者马塞尔·邦法达(Marcel Bonfada)表示,观星活动可以让游客重新与宇宙的历史相连,了解不同文明如何解读星空,也能与保存完好的自然环境产生共鸣。“许多人还会忆起祖辈们与星空的羁绊,那与我们如今的时代截然不同。”
本文为《南美侨报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任何第三方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摘编、复制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内容。如需转载或引用,请在正文开头明显位置标注本文的出处,并在文末附上原文链接。同时,转载前请提前与我们联系,取得授权。
联系邮箱:nmqbcn@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