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侨报网编译晓兆7月30日报道】来自圣灵州伊塔佩米林卡舒埃罗(Cachoeiro de Itapemirim)的小男孩恩里科·多里凯托年仅1岁,但已经经历了无数磨难。恩里科出生时患有先天性心脏病,今年7月初不得不接受心脏手术。然而,手术后本以为一切顺利的父母却突然陷入绝望:恩里科出现严重并发症,经历了20多次心脏骤停,甚至一度被医生宣告死亡。大约一个小时后,家人惊觉他仍有呼吸。
一次次失去,再一次次重燃希望
据《G1》报道,恩里科是备受期盼的孩子。“从2020年到2023年,我们经历了三次流产。2023年11月我们终于怀上了恩里科。我太太埃莉萨患有1型糖尿病和慢性肾病,是高危妊娠。医生早就警告我们:胎儿可能无法存活,母亲可能去世,或者孩子可能会有基因缺陷。”父亲埃万德罗,38岁,是一名营养师,在接受《CRESCER》采访时回忆道。
这段孕期异常艰难。妊娠七个月时,埃莉萨因为严重浮肿,被医生要求立即剖腹产。“我们当时还争辩,说才七个月,但医生严肃地说:‘不立刻剖腹,你就会死。’”埃莉萨立刻住院,恩里科于2025年5月3日出生。
来不及的产前检查与罕见的心脏病
因为早产,夫妻俩没有机会进行胎儿心脏超声检查(胎儿心脏病筛查),医生也无法在产前发现恩里科的心脏畸形。“他出生后就表现出疲倦、嗜睡的症状。”父亲说。
婴儿被送进新生儿重症监护室进一步检查。几天后,父母被告知孩子患有一种罕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右心双出口,即心脏的两个主要动脉都从右心室发出,导致体内供氧困难。“我们当时真的崩溃了,担心他随时会死。”父亲悲痛地说。
等待手术的日子
恩里科开始服药,但医生表示将来必须手术以改善血液循环和氧气供应。“医生说需要等他体重增长一些再手术,毕竟是早产儿。心脏科医生建议在2岁前完成手术。”父亲解释说。
出院后,恩里科一直在接受密切监测。他每月体重虽增长不多,但发育良好,因此无需紧急手术。今年初,医生终于建议动手术,父母开始准备。
手术后突发噩梦
7月4日,恩里科接受了手术。医生表示手术很快,孩子身体强壮,预期恢复良好。起初确实一切顺利,术后不久他就被拔管、能进食了,医生都感到惊讶。但两天后,7月6日,他突然病情恶化。
“我当时在病房,他发生了四次心脏骤停,每次大约20秒,医护人员奋力抢救,最终插管。”父亲回忆。此后,他在夜间又经历了19次心脏骤停,最长一次持续12分钟。
凌晨3点,医生停止抢救。“她对我们说:‘我们已经尽了全力,你们的孩子走了。’然后开始拔掉所有设备。我当时心碎,认为一切都结束了。”
奇迹般的复苏
他们请求尸检并留下与孩子告别。母亲一直抱着恩里科,父亲则外出通知亲人。回来时,发现孩子似乎还有呼吸,医生最初认为是死后残留气息。但父亲坚持,医生用听诊器后大吃一惊:“你儿子还活着!”
她立即把孩子接回设备,数据显示心跳110,血氧100,血压10/8,整个医疗团队震惊不已。心脏科医生紧急检查后确认:是手术造成的心脏血流阻断,恩里科需要植入起搏器。
重回生机,仍需康复
紧急手术后,恩里科又在重症室内内发生一次10分钟的心脏骤停。医生断言这次孩子恐怕撑不过去。但父母没有放弃,发起祈祷行动,网络上成千上万的人为恩里科祈福。
奇迹再次发生,恩里科的心脏恢复跳动。7月13日,他成功拔管。“现在他开始吃饭、玩耍了,虽然身体还很虚弱,精神混乱,但医生说是正常的康复过程。”父亲说。
恩里科将接受10次物理治疗,主要是帮助说话和腿部动作恢复,医生判断很快就能出院。目前神经系统完全正常,没有留下严重后遗症。
先天性心脏病简介
先天性心脏病是新生儿最常见的先天性异常。巴西卫生部数据显示,每100个新生儿中有1人患有某种心脏结构缺陷,约每年新增2.9万例。
这些疾病在胚胎发育阶段形成,影响心脏和大血管结构,若不及时诊断,会在出生后几天或几周内引发严重并发症。最佳筛查时期是怀孕第24至28周的胎儿心脏超声。
若产前未检查,新生儿应进行“心脏筛查”,检测血氧水平,该检查已在全国范围内立法为强制性。
出生后应警惕以下症状:
紫绀(皮肤、嘴唇或指甲发紫),吃奶困难,出汗异常,体重增长缓慢,听诊发现心脏杂音
早诊断+好治疗=健康人生
尽早诊断、合理治疗、给予家庭全面支持是改善预后的关键。遗憾的是,许多儿童仍因延误诊断错失治疗良机。教育医护人员和家长识别症状、普及筛查知识,是改变现状的重要手段。
多数先天性心脏病都可以通过药物、介入手术或心脏手术治疗。只要得到及时照顾,患病儿童完全可以正常成长,拥有健康生活。
本文为《南美侨报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任何第三方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摘编、复制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内容。如需转载或引用,请在正文开头明显位置标注本文的出处,并在文末附上原文链接。同时,转载前请提前与我们联系,取得授权。
联系邮箱:nmqbcn@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