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致14死大桥垮塌事故调查:大量车超载致桥结构变形
发布时间: 1753703649864 评论:0 发布时间: 1753703649864

今年2月,桥梁的残骸已被整体爆破,并在原址上兴建一座新桥梁。巴西“G1”网站

【南美侨报网编译段木心7月28日报道】去年12月22日,巴西一座跨河大桥发生坍塌,多辆机动车坠入桥下,致14人遇难、3人失踪。事故发生七个月后,巴西联邦警察局发布了调查报告,称桥梁垮塌的原因是车辆超载导致的桥梁主跨结构变形。

巴西“G1”网站7月27日报道,这起事故发生在横跨托坎廷斯州(Tocantins)和马拉尼昂州(Maranhão)的儒塞利诺·库比契克·德奥利维拉(Juscelino Kubitschek de Oliveira)大桥。事发当时,有数十辆机动车正在过桥,其中十余辆坠入桥下的托坎廷斯河中。车上共载有18名司机和乘客,仅一人幸存。

联邦警察局对事故原因的调查历时七个多月,使用无人机、激光扫描仪和3D建模技术重建了大桥坍塌的场景。调查报告指出,大量超载车辆的通行导致大桥主跨变形,改变了桥梁结构的受力状态,导致部分构件承受了过大的横向应力。事发当天,整座桥的坍塌过程大约持续了15秒,而主跨结构的崩塌仅耗时1秒。

这座大桥建于上世纪60年代、前总统儒塞利诺·库比契克执政期间。其自由跨度(桥梁两个桥墩之间的距离)达140米,在当年堪称一项工程壮举。由于桥梁位于托坎廷斯河的一段深水河段,无法安装桥墩,因此采用了当时在巴西尚属新兴技术的预应力混凝土技术。

然而,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间,这座桥未能适应车辆数量的增长与运输负荷的提升。同时,其结构材料的强度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下降。

这座桥上一次进行大规模翻修是在1998年至2000年之间。调查人员指出,在这次改造中,桥上进行了侧向加固,并将原有混凝土层剥除,重新铺设了一层沥青。不过,这次翻修可能损害了桥梁结构。警方的鉴定专家认为,加固层“像胶带一样被从混凝土上撕下来”。

早在2020年,巴西国家交通基础设施管理局(DNIT)发布的一份技术报告就已指出大桥存在严重问题——主跨结构出现了70厘米的下沉,且振动异常。报告将桥梁状况评定为“糟糕且不稳定”,并建议进行整修。2024年,有关机构曾尝试通过招标对桥梁结构进行修复,但没有任何一方中标。而在新一轮招标启动前,大桥就已轰然倒塌。

联邦警察局表示,将依据这份报告传唤负责大桥修复规划的相关人员。调查人员艾伦·海斯·德·阿尔梅达(Allan Reis de Almeida)提到:“我们想了解为何修复工作没能进行,以及为何没有暂停桥梁通行。”

在阿尔梅达看来,这已构成一起犯罪案件。 

巴西交通部指出,国家交通基础设施管理局驻托坎廷斯地区的负责人已于今年4月被解职。

2月,桥梁的残骸已被整体爆破。在原址上,正在兴建一座新桥梁,其长度达630米,比旧桥长100米,主跨154米,由两根七层楼高的桥墩支撑。整个项目预算高达1.71亿雷亚尔,预计将于今年12月竣工。

与此同时,托坎廷斯河两岸的交通大多依赖渡轮,但排队等待的时间过长。据一名过路的卡车司机称,有时候,中午来到这里排队,甚至要等到晚上10时才能过河。

责任编辑:段木心
网友评论

10 条评论

所有评论
显示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