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侨报编译王晗报道】2024年,巴西的诈骗案件数量较上一年增长了7.8%,总计发生了近217万起此类犯罪,相当于每分钟发生4起。这些数据来自巴西公共安全论坛年鉴,该年鉴于本周四(24日)发布。
巴西《圣保罗州报》报道,2023年,巴西记录的诈骗案件总数为196万起,较2022年(181万起)增长8.2%。由于并非所有此类犯罪都会被报告,因此总数可能更高。
司法和公共安全部在一份声明中表示,他们正在与银行合作,改进身份证件的反欺诈功能,以打击犯罪。
这项研究进一步证实了过去几年的趋势,即犯罪分子越来越倾向于使用此类诈骗手段,尤其是网络诈骗。这种作案方式的风险低于街头抢劫,而且往往能带来更高的经济回报。社交媒体、Pix、银行应用程序和博彩平台的大量使用也是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
专家指出,技术进步可能会加剧这种情况,例如利用人工智能伪造面部和语音生物识别信息,从而绕过反欺诈软件。
“社会的数字化转型与诈骗的增长之间存在直接关系。”巴西公共安全论坛首席执行官雷纳托·塞尔吉奥·德利马(Renato Sérgio de Lima)表示。他强调,安全部队的行动缺乏规划,也未能有效利用技术。
2018年,诈骗案件数量为42.67万起,仅为目前的五分之一。疫情期间,诈骗案件数量增长尤为显著。由于企业关门、人们居家隔离,犯罪分子开始寻求其他途径获取资金,这加速了从抢劫到网络诈骗的转变。
“随着人工智能和深度伪造(一种制作逼真但具有欺骗性视频或音频的技术)的出现,甚至有可能使用并非真实的图像。”利马强调道。
他还指出,巴西普通民众的数字素养尚不成熟,以及民警在打击此类诈骗方面缺乏重视,这些都是网络诈骗滋生的其他因素。
例如,2024年,一个犯罪团伙在圣保罗州坎皮纳斯(Campinas)被捕,该团伙在多个州诈骗了至少475名受害者,医生是主要目标。犯罪分子设立了呼叫中心,并冒充医疗收款部门的员工或公证员。
司法部强调,将于2024年成立全国打击数字银行欺诈联盟,该联盟将与巴西银行联合会(Febraban)合作,相关行动包括培训特工和共享数据。
诈骗者还会利用受害者的错误来得逞。今年6月,72岁的退休女性罗斯莉·卡尔沃(Rosely Calvo)遭遇了一起涉及国家社会保障局(INSS)的诈骗。一名男子冒充该机构的员工,通过Whatsapp发送链接让其确认信息,在点击链接后,罗斯莉在联邦储蓄银行(Caixa)中的3000雷亚尔被盗。
Caixa在一份声明中表示,会持续监控其产品、服务和银行交易,以识别和调查可疑的欺诈行为。该银行还声称已经制定了安全政策和程序来保护客户的数据和交易。
该银行还澄清,除非获得客户授权,否则不会要求客户输入或提供密码,也不会发送带有链接的短信或电子邮件。此外,该银行建议客户留意任何异常活动或情况,尤其不要点击通过短信、WhatsApp或社交媒体收到的用于访问账户和应收账款的链接。
本文为《南美侨报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任何第三方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摘编、复制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内容。如需转载或引用,请在正文开头明显位置标注本文的出处,并在文末附上原文链接。同时,转载前请提前与我们联系,取得授权。
联系邮箱:nmqbcn@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