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侨报网编译晓兆7月17日报道】在大海西飞(Grande Recife)地区的伊塔马拉卡岛(Itamaracá),有一座用垃圾中回收来的玻璃瓶建造的房屋已。这座名为“盐之屋”(Casa de Sal)的建筑,距离大海仅100米,是由时尚从业者玛丽亚·丹塔斯与她的母亲、环保教育者埃德娜·丹塔斯共同完成的,如今建成已经有4年的时间。
加布里埃莉在接受《g1》采访时表示,最初邻居们并不看好这个项目,还以为房子迟早会塌。
“刚开始的时候,大家都很怀疑,说我们疯了,说:‘我从来没见过这种事’。”她回忆道。
如今,这栋配有生物降解化粪池、采用回收材料建造屋顶的房子,已经成为一个生态旅游景点。土木工程师罗热里奥·卡瓦略认为,这样的创意“非常优秀”,在安全和可行性上具备潜力,但若要推广至大规模应用,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建筑历时一年半完成,邻里从质疑到参与
“盐之屋”于2020年5月1日动工,建在苏塞戈海滩(Praia do Sossego),历时一年半完成。加布里埃莉表示,最初有两户家庭支持她们,虽然也不确定是否能成功。
“她们说:‘她们可能是疯了,但我们还是帮帮这两个疯子,反正以后我们想看看结果怎么样’。”她笑着说。
加布里埃莉和母亲亲手完成了大部分建造,包括墙体和房屋内部空间。这座房子共有七个房间。邻居们则帮忙建造地板和使用再生材料的屋顶。
玻璃瓶代替砖块,垂直嵌入墙体。整座房屋共使用了约8000个玻璃瓶,全部取自街头垃圾或即将被不当丢弃的废弃物。在伊塔马拉卡,仅有16%人口接入下水道系统,36.19%的居民缺乏定期垃圾收集服务。
“我觉得,黑人青年经常被迫对‘循环利用’产生羞耻感。比如妈妈去旧货市场给我们买一条漂亮裤子或上衣,当有人夸赞时,我们却不好意思承认是旧货店买的。”加布里埃莉指出。
“这种耻感是基于阶级、种族和性别结构而构建的。但当一个超级富有的人去做一样的事情,他们就会被称为‘有远见’、‘极度环保’。”
随着工程的推进,社区居民开始逐渐参与进来。有些人帮忙收集瓶子,有些人捐赠窗户等家庭设施。加布里埃莉透露,这种建筑方式比传统施工成本低约35%至40%。
“这也变成了一种社区动员。虽然最初大部分瓶子是我们自己捡的,但后来一位仓库老板捐出了大量不用的600毫升啤酒瓶。我们甚至雇了人来运送。虽然是我们带头,但社区也把它当作共同的资产。”她表示。
“盐之屋”融合玻璃、泥土和木材
这座房屋提出了一种在气候变化时代重新思考居住模式的可能。对埃德娜来说,答案来自祖先的智慧:那些生活方式与自然更亲近的非洲裔与原住民社群。
“当我了解伊塔马拉卡,尤其是苏塞戈海滩这个地区时,我感受到这里的魔力与潜力。这是一个富有祖源记忆的地方……我们确实需要将‘废弃物’纳入住房议题中去。我们还在花费大量资金建造传统住宅,而我们的社群内部其实早已有丰富的建造知识。”她指出。
除了玻璃瓶外,房屋基底也使用了传统材料,如泥土、沙子、水泥和木材。
“我们用自家土地上的黏土作为粘合材料,因为这里的泥土是黏性的。这样可以减少水泥和沙子的使用。外墙几乎是像巴西传统‘棚屋’那样的结构,由木材构成,然后外部覆以玻璃、水泥、泥土和沙子。”加布里埃莉解释说。
这座房子安全吗?
根据土木工程师罗热里奥·卡瓦略的说法,这种建筑方式是有潜力的。他曾是巴西工程与农业理事会的成员,专攻新型建造技术。
“她(指埃德娜)的想法非常出色。她引用了‘土木屋’这种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传统建筑方式——用泥土和木头建造。在这种传统观念的基础上,她将玻璃作为可持续元素纳入结构,并用砂浆包裹。”他说。
但他也指出,如果想将这种做法广泛复制,还需根据巴西工程协会等机构的技术规范进行标准化研究。
“毕竟这些材料是回收的,她用的玻璃瓶也没有统一规格……这是一种手工式建造法。若要量产,就必须确保工艺上具有可行性,并通过相关标准认证。”他补充道。
本文为《南美侨报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任何第三方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摘编、复制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内容。如需转载或引用,请在正文开头明显位置标注本文的出处,并在文末附上原文链接。同时,转载前请提前与我们联系,取得授权。
联系邮箱:nmqbcn@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