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福音派成选举关键力量:研究显示其增长拉低投票率,保守倾向抬头
发布时间: 1751994542754 评论:0 发布时间: 1751994542754

【南美侨报网编译桑梓7月8日报道】一项关于巴西“福音派热潮”及其对选举进程影响的开创性研究表明,该宗教团体在1994年至2018年间的增长,与多年来选举投票率的下降存在关联。研究还发现,尽管福音派信徒常被与政治舞台上的某种“狂热”联系在一起,但该群体的壮大并未加剧政治两极分化。

这项研究由瑞士苏黎世大学政治学博士、英国雷丁大学教授维克多・阿劳霍完成,首次分离出福音派教会增长对选举政治各方面的因果影响。研究人员结合市政与选举数据,运用先进的统计方法,发现巴西城市福音派教会的增长,与比例选举和多数选举中投票率平均下降1.8个百分点相关。这一结果与阿劳霍最初的假设相悖——该假设曾被美国先前的研究证实,即教会数量增多是推动该群体选举参与度的主要因素。

结果相反的核心原因在于巴西福音派选民的人口结构。正如阿劳霍所解释,在巴西,约65%的福音派信徒最高收入仅为最低工资的三倍,其中大多数属于低收入人群。这使得福音派选民面临双重压力:他们需在两类候选人中做出选择——一类是发表能改善其生活质量主张的候选人,另一类是更符合教会精神与道德教义的候选人。“选民在两种价值观之间摇摆,在投票给更愿意增加社会支出的左翼政党政客,还是投票给通常在道德价值观上更一致的中右翼及右翼政党候选人时,举棋不定。”阿劳霍说。部分福音派选民为避免得罪同侪,最终决定放弃投票。

该研究于25日发表在剑桥大学专业期刊《政治学研究与方法》上。另一项统计发现显示,在福音派信徒较多的城市,保守主义逐渐抬头,尤其2012年之后,这表明选民在意识形态上向右转。数据计算显示,每十万居民中教堂数量的增加,意味着选民右转比例上升17%。但另一方面,根据巴西地理统计局(IBGE)本月发布的2022年宗教普查数据,尽管福音派信徒已占巴西人口的四分之一,其数量增长却未导致选举中政党竞争或意识形态两极分化出现实质性变化。换言之,尽管研究表明宗教少数群体的壮大可能推动选举的渐进式转型,影响人们的投票方式与参与度,但福音派增长与近年来巴西政治两极分化加剧之间的潜在关联,尚未得到证实。

“我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将福音派的崛起归因于民主国家间日益加剧的两极分化时,应保持谨慎。”阿劳霍强调。福音派占总人口的比例从2010年的21.7%升至2022年的26.9%,在上届选举中,该群体成为各候选人争夺的焦点,仍是能左右选举结果的关键人口组成部分。正如《圣保罗州报》基于一项开创性调查的结果所示,在福音派最集中的城市,前总统雅伊尔・博索纳罗(自由党)在2022年大选第二轮投票中,得票超过总统路易斯・伊纳西奥・卢拉・达席尔瓦(劳工党)。

卢拉政府已向基督教群体释放一系列信号,但态度“含蓄”,且尚未得到明确回应。从去年至今,卢拉批准了多项具有象征意义的法案,例如设立福音派牧师日和国家福音音乐日,前博索纳罗政府副领袖、联邦众议员奥托尼・德保拉(民运党)还曾在相关纪念日为卢拉祈祷。右翼也采取了类似举措:在今年圣保罗圣体节的“与耶稣同行”游行中,可能在2026年与卢拉角逐总统的圣保罗州长塔西西奥・德弗雷塔斯(共和党)高唱赞美诗,登上插有以色列国旗的花车,赢得信徒掌声。

对阿劳霍而言,其研究对即将到来的选举的主要启示之一是,左翼可能面临双重挫折:“由于选民变得更加保守,一部分人不太可能投票给中左翼和左翼候选人;而另一部分原本会支持他们的选民,因皈依福音派后为避免得罪同侪,最可行的选择就是放弃投票。”

网友评论

10 条评论

所有评论
显示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