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蝎子蜇伤致死人数激增 儿童、老人最高危
发布时间: 1751460513720 评论:0 发布时间: 1751460513720

专家建议,如果发现蝎子,应使用皮手套、靴子和长镊子捕捉。巴西“G1”网站

【南美侨报网编译段木心7月2日报道】根据巴西卫生部近日发布的有毒动物流行病学公报,2023年,巴西共报告131例蝎子蜇伤致死病例,而蜇伤事件平均每3分钟就会发生一起。

巴西“G1”网站7月1日报道,数据显示,巴西2023年报告的蝎子蜇伤致死病例较上一年(92人)增长了42.39%。同时,全国范围内的蜇伤事件也增加了10%,共出现超20万起,相当于平均每3分钟发生一起,每日高达563起。

在2023年的死亡病例中,9岁以下儿童最多,共出现44例,占比高达34%。卫生部表示,儿童是蝎子蜇伤后死亡风险最高的群体,其次是老年人(25例)和20岁至29岁的年轻人(17例)。

就地区分布而言,米纳斯吉拉斯州(Minas Gerais)是此类死亡病例最集中的地区,2023年共发生67例,占全国总数的51%。巴伊亚州(Bahia,28例)和戈亚斯州(Goiás,8例)分列第二和第三位。

卫生部指出,蜇伤后未能及时就医是这类病患死亡的主要原因。与蜇伤后1小时内就医的人相比,等待12小时后就医的人死亡率要高出一倍。在农村地区,由于医疗资源匮乏,蝎子蜇伤的致死率远高于城市地区。

另一方面,数据显示,2023年蜇伤事件最多的地区是圣保罗州(São Paulo),共报告近4.9万起。不过,阿拉戈斯州(Alagoas)的事故发生率最高,平均每10万人发生365起。同时,增幅最大的是圣卡塔琳娜州(Santa Catarina),在一年内从374起跃升至612起,增长了近64%。

卫生部还提到,蝎子蜇伤事件多发生在夏季、夜间和居家环境;蜇伤部位主要为手部(39.5%)和脚部(31.4%);且常在人们打扫卫生或穿衣、穿鞋时发生。该机构建议,一旦发现蜇伤情况,应立即用水和肥皂清洗伤口,之后热敷,并及时就医。此外,伤者最好拍摄蝎子的照片或将其带至医院,以协助医生辨别毒蝎种类。

据悉,全球现存的2500种蝎子中,巴西保有180多种。尽管所有蝎子都带毒,但其中仅有约2%会对人类造成严重伤害。在巴西,只有四种蝎子属于高风险物种,分别为黄蝎、金幽灵蝎、棕蝎和亚马孙黑蝎。它们的毒液都含有神经毒性,会影响整个身体,而不仅仅是蛰刺部位。巴西生物学家、动物学博士格雷西埃尔·佩雷拉(Gracielle Pereira)介绍,这种蛰刺的感觉极其疼痛,甚至可能导致死亡。

佩雷拉还提到,蝎子会寻找温暖潮湿、有食物(例如蟑螂)的地方栖息,因此,保持环境清洁干燥至关重要。她建议:将垃圾桶盖紧,并正确处理有机废物;清洁庭院和花园,清除杂物、干树叶和建筑垃圾;避免植物贴墙生长;穿鞋前检查鞋子内部是否有蝎子,入睡前应检查床上用品;如果发现蝎子,应使用皮手套、靴子和长镊子捕捉,并交由人畜共患病防疫中心处理。

责任编辑:段木心
网友评论

10 条评论

所有评论
显示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