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搜配方、作坊制毒 巴西警方逮捕贫民窟“绝命毒师”
发布时间: 1747743258365 评论:0 发布时间: 1747743258365

涉案团伙在里约市贫民窟内设立了简易制毒作坊。巴西“G1”网站

【南美侨报网编译段木心5月20日报道】经里约热内卢州(Rio de Janeiro)检察机关授权,巴西联邦警察局逮捕了34岁的维尼修斯·达席尔瓦·梅洛·阿巴德(Vinícius da Silva Melo Abade)。阿巴德被认为是犯罪团伙Cartel Brasil的头目,后者专注于大规模生产与分销合成毒品。

巴西“G1”网站5月19日报道,该犯罪团伙使用合法渠道采购化学品,利用互联网上的配方,在里约市贫民窟内设立了简易作坊,大规模生产摇头丸。由于作坊所在区域受巴西贩毒组织红色司令部(Comando Vermelho)控制,因此,Cartel Brasil会向红色司令部上缴部分毒品作为“保护费”。

负责案件调查的联邦警察局探员塞缪尔·埃斯科巴尔(Samuel Escobar)指出,作坊的生产环境极为恶劣,没有任何卫生控制或防护措施,工人们甚至用手处理化学产品。“我们看到的视频显示,有人直接用手在地上混合原料,没有戴手套或口罩。”

负责制毒的工人由毒贩和贫民窟居民组成,其中不乏青少年。埃斯科巴尔介绍,很多青少年因生计所迫加入该犯罪团伙,他们中有的只单纯负责称重、包装,但也有人会操作模具压制药品。

警方透露,该犯罪团伙会创建拥有正规企业注册号(CNPJ)和出口贸易授权的企业,以香水店、理发店或化妆品店的名义从合法渠道购买合成毒品所需的化学原料,以掩盖其真实用途。由于采购过程合规,加大了有关机构的监管难度。

而这些制毒作坊大多隐藏在贫民窟的房屋、空地中,没有任何卫生或化学安全标准。其产出的药片上,有的印有品牌标识“Cartel Brasil”,有的则刻着“比特币”“海绵宝宝”“绝命毒师”“宝马”和“可口可乐”等字样。警方认为,这些图案提高了“品牌识别度”,起到一定营销作用,可以更好地吸引消费者和经销商。

此外,该团伙会通过伪造发件人信息与商品品类的快递包裹分销毒品;还会招募人员搭乘公交车、汽车或飞机,将毒品运送至巴西其他地区。而他们的收款方式也多种多样,接受即时支付软件Pix转账、银行汇款和现金支付。所使用的银行账户登记在空壳公司或无收入人员名下,甚至有团伙成员在领取社会福利项目“紧急援助金”(Auxílio Emergencial)补贴的同时,账户内有数十万雷亚尔的流水。

责任编辑:段木心
网友评论

10 条评论

所有评论
显示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