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安杰拉因在生物肥料领域的创新研究荣获世界粮食奖。《圣保罗页报》
【南美侨报网编译段木心5月15日报道】近日,巴西微生物学家玛丽安杰拉·洪格里亚(Mariangela Hungria)因在生物肥料领域的创新研究,荣获被誉为农业食品界“诺贝尔奖”的世界粮食奖(World Food Prize)。
巴西《圣保罗页报》5月13日报道,世界粮食奖旨在对改进全球粮食质量、数量和供应,又具可持续性的突破性成就进行表彰,是农业食品领域最具声望的国际大奖。之所以将这一荣誉授予玛丽安杰拉,是为了嘉奖她在农业微生物学领域的长期贡献。她研发出数十种针对种子和土壤的生物处理技术,帮助植物通过土壤细菌获取养分,从而提升农作物产量,并减少对合成化肥的依赖。
以更低成本获更高产量,减少环境影响
玛丽安杰拉已在巴西农业研究所(Embrapa)供职43年,一直致力于土壤微生物学技术的开发。通过具有固氮、解磷和解钾等特性的微生物菌种取代化学肥料,这类技术让农民能以更低的成本获得更高的产量,并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玛丽安杰拉研发的技术应用在大豆作物上后,仅在2024年就为巴西农业节省了250亿美元的肥料成本。同时,这些技术每年还可减少超过2.3亿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除了大豆,她的技术也提高了小麦、玉米、水稻和其他豆类作物的产量,并有助于改善牧草品质。
玛丽安杰拉将获得国际奖项归功于“坚持,从未偏离自己一直相信的道路”。她回忆,在她学习农学的时代,农业领域普遍崇尚化肥。“我在圣保罗大学路易斯·德·奎罗斯农业学院(Esalq,USP)攻读几门微生物学课程,这是我从小就想学的。我从小就相信生物科学,但它们当时被严重低估了。”
当时,很多同学对玛丽安杰拉说,这些有机产品不会给她带来光明的前途,只能供给小菜园、有机农场和小规模生产园地。即便如此,她还是坚持学习,并获得了生物学硕士学位。而她的研究也向同学们证明,微生物菌种可以部分甚至完全替代化学物质。
“如果我告诉农民,要改善土壤健康,要为子孙后代留下遗产,要吃健康的食物,但却拿不出保持产量甚至促增产的肥料,他们是不会接受的。” 玛丽安杰拉认为,她的关键突破是把这项生物技术推向了更广阔的市场,包括大型农业企业。
生物肥料发展增速喜人,但仍存瓶颈
目前,全球范围内生物肥料的使用量不断增加,且增速快于化学肥料。就巴西而言,这一进步更为显著。受疫情和俄乌冲突影响,对化肥的过度依赖曾让很多巴西农业生产者担忧不已,而解决方案之一就是生物肥料。
玛丽安杰拉指出,随着生物肥料消费量激增、生产商的需求增加,她的研究进度也已加速。然而,这一行业仍面临着一个重大瓶颈——缺乏合格人才。“现在有的课程只安排20小时学时,而在我在隆德里纳州立大学(Universidade Estadual de Londrina)授课的硕士班中,培养一名合格的微生物学研究生至少需要两年。”
据悉,世界粮食奖的颁奖公告在13日正式公布。玛丽安杰拉将于今年10月23日受领奖项。这是巴西人第三次获此殊荣,早在2011年,总统卢拉也曾被授予该奖项。
本文为《南美侨报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任何第三方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摘编、复制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内容。如需转载或引用,请在正文开头明显位置标注本文的出处,并在文末附上原文链接。同时,转载前请提前与我们联系,取得授权。
联系邮箱:nmqbcn@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