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侨报网编译段木心5月9日报道】面对美国移民政策收紧和研究资金削减的大背景,在该国学术机构学习、工作的巴西人正被不安、焦虑与种种不确定性笼罩。
巴西“G1”网站援引“BBC”消息,在美国中西部一所知名大学攻读社会科学博士的若苏埃(Josué)2023年搬到美国生活。今年,他亲眼目睹了特朗普执政以来,美国高等教育和科研机构发生的变化。
“我们每天都生活在大学城上空的负能量之中。我们处在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环境中。我希望得到确切的信息,哪怕是坏消息。如果我的签证被吊销,那也没关系,我会满脸笑容地回到巴西,但问题就在于这种悬而未决的状态。”若苏埃受访时说。
研究经费大幅削减、项目被迫中断
据悉,自2025年1月起,学术机构研究项目预算和奖学金的削减已成为本届美国政府最直观的变化。仅在号称全球最大生物医学研究中心之一的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就面临自2026年起预算削减40%的危机。
这些变化也为巴西学生、学者与教授们的工作和生活罩上了一层阴影。若苏埃回忆,他最近申请的两个研究项目都在遴选过程中被叫停。
在美国中西部一所大学攻读法学博士后的巴西人迭戈(Diego)则提到,他朋友关于经济适用房建设的研究也被中断。“就好像他们为了政治利益而让多年的学术研究成果付诸东流。这非常令人担忧。”
对于在美国西部一家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工作的巴西女孩卡拉(Carla)来说,最大的变化是领导层的大换血,许多长期对科学界有突出贡献的高层被撤换,取而代之的是对科研流程知之甚少的行政管理人员。
多元化与包容原则首当其冲
卡拉指出,学术界的变化对致力于包容和吸纳少数群体的项目影响尤为严重,给来自巴西等国的学生入学带来了重重障碍。
正在攻读媒体与传播博士学位的西塞罗(Cícero)说:“以前,(学校)有意吸纳来自不同地方的人才,打造多元化的环境。这让我更容易来到美国,也成功申请到奖学金。同时,我能够把我的世界观带到这里,为大学环境做出贡献,就像来自尼日利亚、中国、哥伦比亚、印度等国的同学一样。然而,现在即便学校愿意招收国际学生,也不能保证这些人能顺利完成四、五年的学业。”
西塞罗提到,部分美国高校已因此开始重新评估未来是否还应继续招收国际学生。
谣言与不安蔓延幻灭与愤怒交织
在巴西科研人员聚集的聊天群组中,流传着三条“指导方针”:尽量结伴外出;随身携带律师联系方式;旅行时不要携带手机,以防被政府人员搜查甚至没收。
西塞罗表示,有传闻称移民局人员突袭大学校园,向外国科研人员询问其移民身份情况。“这些传闻四处传播,引发不安全感和普遍的焦虑情绪,大家总觉得随时会被盘查,并且通过滥用职权的方式,可以用任何理由将我们驱逐出境。”
在巴西攻读历史学博士学位的路易莎(Luiza)目前在美国进行为期一年的学术交流。对她而言,目前没有明确的流程,也没人真正知道该如何应对突发情况。“我迫不及待地想回到巴西,重新获得我的权利和保障。”她感叹。
被问及对当前局势的感受时,若苏埃表示:“也许希望幻灭并不恰当……毕竟,我从来没有对美国抱有幻想。”他强调,自己最切实的感受是愤怒。“作为一名学生,我在研究中尽职尽责,参加会议、发表论文、撰写文章,贡献自己的力量,让大学声名远播。然而,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我最终被当作一件可以随意被丢弃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