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侨报网编译晓兆5月8日报道】伯南布哥州工程与农业委员会通报显示,本周二(6日)倒塌的卡蒂娅・梅洛(Kátia Melo)大楼中,至少有四套公寓存在未经工程师监督的室内结构改造行为。
据《G1》报道,工程委员会监察负责人丹妮丝・马亚透露,委员会在大楼部分坍塌前数小时,即当天上午前往现场检查。在与楼栋管理员沟通时,她获悉部分住户对公寓进行了大规模改造,其中包括拆除内部墙体。
这座大楼采用“盒子式结构”建造,其特点是不使用横梁和柱子,而是依靠一层层承重砖墙支撑整栋建筑的重量。丹妮丝指出,拆除这类墙体极有可能对建筑整体结构造成严重破坏。她表示:“我们从大楼管理员处得知有住户进行了改造。民防部门检查发现,部分公寓内墙体已被拆除。作为承重砖墙结构的建筑,最终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至少有四个公寓改变了原有布局。”
丹妮丝进一步强调,法律虽不禁止住户对公寓进行改动,但涉及结构性修改,尤其是“盒子式”建筑,必须由具备资质的工程师全程监督。“如果拆除墙体,建筑承重将重新分配。我们此行就是要查明改造是否有工程师监督,但从管理员处未获取到相关文件,在我们系统中也无任何记录。”
按照规定,当工程师受雇负责改造项目时,需签发一份“技术责任注记”。这是一份合同性质的文件,详细列明工程范围与预算,且必须在工程委员会登记备案,以此明确工程师需承担改造工程的全部责任。
这座卡蒂娅・梅洛大楼的倒塌事故发生于周二上午10点51分。而在稍早的9点20分,民防部门人员刚刚抵达现场,试图确认楼内是否还有住户。该大楼为四层“盒子式”住宅楼,共有16套公寓,已建成四十余年,位于伯南布哥州府附近贾博阿唐市皮达迪(Jaboatão dos Guararapes)的Rua Joaquim Marquês de Jesus街。
事实上,在事故发生前数日,民防部门就曾发布通报,指出该建筑已出现多项坍塌风险迹象,包括地板下沉、墙体裂缝以及结构位移等。住户们也表示,早在大楼倒塌前几天,就已发现墙面出现裂缝、房门无法正常关闭等异常情况。
本文为《南美侨报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任何第三方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摘编、复制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内容。如需转载或引用,请在正文开头明显位置标注本文的出处,并在文末附上原文链接。同时,转载前请提前与我们联系,取得授权。
联系邮箱:nmqbcn@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