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保罗百年比林斯水库:从能源开发到多面困境与未来挑战
发布时间: 1743098397099 评论:0 发布时间: 1743098397099

【南美侨报网编译晓兆3月27日报道】1925年3月27日,联邦政府正式授权开发提埃特河(Tietê河)及其支流,用于发电。这项决定不仅推动了圣保罗城市区能源系统的建设,还促成了关键水利工程——比林斯水库(Represa Billings)的诞生。

据《G1》报道,历经百年变迁,这座人造水库的功能早已超越了最初的水力发电范畴,成为圣保罗南区和ABC地区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在供水、能源、交通和休闲等多个领域发挥着关键作用。然而,水库也面临着污染、气候变化以及城市扩张带来的严峻挑战。

多功能水库:从能源到民生的多面担当

比林斯水库最初为亨利・博尔登水电站(Henry Borden)供水,如今,水库上还搭建了一座由太阳能板组成的浮动电站,其面积相当于五个足球场大小。

此外,比林斯水库与瓜拉皮朗加(Guarapiranga)等其他水库相互连通,部分净化后的水源供应至圣保罗南区与ABC保利斯塔地区。水库沿岸设有渡船和市政水上交通线路,为当地居民的日常出行提供服务。

“像比林斯这样广阔的水域,必须充分考虑其多功能利用价值。”圣保罗水电公司环境经理阿德米尔森・巴博萨指出,“水上交通能够有效缓解陆路交通压力,降低燃料消耗和碳排放。”

城市发展与生态困境:污染与气候变化双重考验

比林斯水库湖面呈枝状分布,水体常年呈现绿色,这反映出水中藻类和水生植物过度繁殖的问题。这种富营养化现象主要是由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排入造成的,在水流较为缓慢的边缘水域,情况尤为严重,不仅导致船只推进困难,还造成水质恶化,致使鱼类大量死亡。

2024年,在极端干热的一周内,水库中清理出近500公斤死鱼,这一事件凸显了气候变化与水质问题的叠加压力。

面对水资源不稳定的问题,水电公司目前正通过多元化的能源布局来应对,大力发展太阳能发电就是其中的重要举措。“如今,我们面临着降雨时段缩短但强度增大,以及干旱持续时间延长的问题。如果无法及时补充水资源,整个水电系统都会受到影响。”巴博萨表示。

不只是水库,更是城市边缘的生存之地

与其他偏远水库不同,比林斯水库位于巴西最大都市的腹地。近年来,随着都市的不断扩张以及住房成本的持续攀升,越来越多低收入家庭在水库周边非法定居。这些区域基础设施严重匮乏,供水、排污和供电系统缺失,形成了复杂的城乡交界地带。

以格拉雅乌(Grajaú)地区的“天堂角(Cantinho do Céu)”社区为例,尽管近年来在市政府的主导下,实施了部分城市更新项目,如道路铺设、水电接通、开通水上交通以及建设线性公园,但非法排污现象依然屡禁不止,持续对水库水质造成影响。

“人们为了生存,只能搬到这些地势较低、地价便宜,却缺乏公共服务保障的地方居住。”巴博萨坦言,“这就导致了一种‘城市边缘化的混乱’局面。”

百年前的宏图:工程奇迹与生态争议并存

比林斯水库并非自然湖泊,而是20世纪初,加拿大Light公司在获得政府授权后开发建设的人工水体。当时,圣保罗城市发展迅速,对电力的需求极为迫切。

工程师阿萨・比林斯提出,利用圣保罗高原的地势落差来建造水电站。尤其是在圣贝尔纳多与库巴唐(Cubatão)之间,高差达700米,为水力发电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地形条件。

为了维持干旱时期发电所需的水量,工程团队通过筑坝蓄水,并“逆转皮涅鲁斯河(Pinheiros河)流向”,将原本汇入提埃特河的水引入比林斯水库。此外,还对皮涅鲁斯河进行了直线化和水泥化处理,以实现对流量的有效控制,预防洪灾。

专家提醒,此类“河流直化工程”虽然在短期内能够实现对水流的控制,但往往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例如破坏水生生物栖息地、加速水流速度、加剧侵蚀和泥沙淤积等。

百年反思与未来:平衡多方关系的新命题

比林斯水库见证了圣保罗城市区百年来的兴起与发展困境。从发电系统的基石,到饮水源地的保障,从城市边缘社区的依托,到能源转型的前沿,这座巨大的水体既承载着人们的希望,也暴露出诸多问题。

未来,如何在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城市发展与生态修复之间找到平衡,或将成为比林斯水库在未来百年发展中必须面对的核心课题。

网友评论

10 条评论

所有评论
显示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