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侨报网编译王晗报道】巴西的教育仍未从新冠大流行的影响中恢复过来。一直在改善的受教育机会在疫情期间恶化,至今仍未恢复到2019年的水平。面授班停课导致儿童识字率有所下降,2019年至2023年间,8岁仍不会读写的儿童比例大幅上升。
巴西国家通讯社报道,这一信息来自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16日发布的《巴西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的多维贫困——2017年至2023年》研究报告。该研究以巴西地理和统计研究院(IBGE)的连续全国住户抽样调查(Pnad C)为基础。
数据显示,入学率多年来一直在波动,有进步也有倒退,其中许多倒退都发生在疫情期间。2017年,8.5%的17岁以下儿童和青少年在某种程度上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机会。2019年,这一比例降至7.1%,2021年升至8.8%,2023年降至7.7%。
总共400万儿童和青少年学习滞后、留级或在7岁前不识字。虽然这一比例比2017年有所下降,但仍未恢复到2019年的水平。
研究还显示,全国有61.9万名儿童和青少年极度缺乏教育,即没有上学。他们占17岁以下人口的1.2%。这一比例在2021年新冠大流行期间达到2.3%,低于2019年记录的1.6%。
在巴西,根据第59号宪法修正案和《国家教育计划》(PNE),4至17岁是义务教育阶段。“我们知道,教育领域的影响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恢复。”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巴西办事处社会政策负责人莉莉安娜·乔皮特亚(Liliana Chopitea)说。
至于识字率,调查显示,2023年约有30%的8岁儿童不识字。这比2019年的情况更糟,当时的比例为14%。
“这种差异表明,2020年5至7岁的儿童在疫情期间经历了严重的教育中断,他们的识字能力面临着持续的损害。偏远地区的教育以及与之相关的困难,如无法获得充足的教育资源和教学支持,可能是造成这一巨大差距的原因。”
研究还显示,生活在农村地区的儿童之间的差距更大。报告中说:“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农村地区7至8岁的儿童而言,2023年的文盲率将达到约45%,这表明这些地区在获得初始教育或初始教育质量方面存在严重不足。”
根据家庭收入的不同,学习方面也存在不平等现象。调查显示,2019年,最贫穷的25%人口的文盲率为15.6%,而最富有的20%人口的文盲率仅为2.5%。到2023年,这一差距进一步扩大。最贫困人口的文盲率在30%左右,而最高收入中的这一比例轻微上升,达到5.9%。
“这一模式表明,低收入家庭的儿童受到疫情造成的教育中断的影响尤为严重,而那些经济状况较好的家庭则拥有更多的资源和复原力来减轻对学习的负面影响。收入分层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这突出表明迫切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干预措施,为最弱势家庭的儿童提供额外支持。”报告中说。
巴西的目标是让所有儿童在小学二年级结束时,即7岁时识字。2023年,联邦政府制定了“全国识字儿童承诺”,以保障适龄儿童的识字权,并恢复受赢影响的小学三、四、五年级儿童的学习。
研究指出,有迹象表明过去两年取得了“重大进展”:8岁儿童的文盲率从2022年的29.9%降至2024年的23.3%;9岁儿童的文盲率从2022年的15.7%降至2024年的10.2%。
“迫切需要在国家、州和市一级协调公共政策,以扭转文盲问题,让人们重新学习。近年来已经制定了许多政策和计划。正如我们所看到的那样,从疫情的影响中恢复过来需要更长的时间,但重要的是要继续投资于这些计划。”乔皮特亚说。
除教育外,该研究还分析了对保障儿童和青少年福祉至关重要的其他方面:收入、获取信息、水、卫生设施、住房、防止童工和食品安全。这是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开展的第四次调查。
本文为《南美侨报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任何第三方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摘编、复制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内容。如需转载或引用,请在正文开头明显位置标注本文的出处,并在文末附上原文链接。同时,转载前请提前与我们联系,取得授权。
联系邮箱:nmqbcn@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