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侨报网编译邹行7月5日报道】今年,巴西圣保罗州(São Paulo)政府出台了激励警察提高工作效率的新政策,若能成功劝说“露天吸毒场”(cracolândia)的吸毒者接受戒毒治疗,警员将获得积分,并在每月月底将其兑换成带薪休假福利。
巴西“G1”网站7月4日报道,据一些警员透露,这项新规从今年5月开始实施,被纳入了警察日常工作奖励积分制度。根据规定,每积累100分,警员就可以享受1天带薪休假,日常盘查可获0.20分,将吸毒者送往戒毒中心可获15分(高于逮捕法院通缉犯的10分),缴获长枪(如步枪)可获1000分。
相关文件显示,截至6月,共有36名军警的累计积分达到了100分及以上,其中2名军警的累计积分超过300分,获得了3天的带薪休假。
根据新规,如果吸毒者同意接受戒毒治疗,负责劝说的警员需要将他们送到位于圣保罗市中心的州立戒毒中心,这样警员就能获得积分。为获取积分,警员需要在工作群里发送文字短信进行记录,并在戒毒中心前拍照为证。
截至目前,媒体已获知42例军警成功劝说吸毒者接受治疗的案例。
不过,有警员透露,这项措施导致一些警员以威胁的手段强迫吸毒者住院,或是将非毒品引起的情绪失控者送到戒毒中心。
巴西公共安全专家、退休军警若泽·维森特·达席尔瓦(JoséVicente da Silva)认为,州政府采取的激励措施已经过时,早在上世纪30年代就开始使用。
若泽还指出,这种激励方式存在两个问题,首先是对警察的份内工作进行了奖励,二是用逃避工作来激励工作。另外,警察不能取代专业医务人员的工作。
巴西社会学家卡罗琳娜·里卡多(Carolina Ricardo)也对州政府的举措提出了批评。在她看来,州政府的禁毒政策混乱不明,此外,当州政府希望通过奖金或休假等激励措施来提高警察的工作效率时,就必须设定一些机制来遏制“钻空子”的现象。
另外,警察说服吸毒者去戒毒中心的策略之一是告知他们可以优先接受治疗。然而,由于医院和社区治疗机构通常人满为患,自愿接受戒毒的患者通常会被要求几天之后再来就诊。据戒毒中心的员工称,实际上,被警察带来的吸毒者也需要排队数日等候治疗。
本文为《南美侨报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任何第三方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摘编、复制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内容。如需转载或引用,请在正文开头明显位置标注本文的出处,并在文末附上原文链接。同时,转载前请提前与我们联系,取得授权。
联系邮箱:nmqbcn@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