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饮食习惯变化是巴西人肥胖率上升“罪魁祸首”
发布时间: 1715397686431 来源:南美侨报网 评论:0 发布时间: 1715397686431

研究指出,巴西人对超加工食品的消费正在增加。巴西国家通讯社

【南美侨报网编译段木心5月11日报道】巴西科学期刊《营养学杂志》(Revista de Nutrição)5月6日刊发的一项研究指出,2008年至2018年,巴西人餐桌上最常出现的菜肴从大豆和米饭逐渐转变为超加工食品和快餐,这可能是超重和肥胖率增加的“罪魁祸首”。

巴西“G1”网站5月9日报道,这项研究由塞阿拉州立大学(Uece)与里约热内卢州立大学(Uerj)合作完成。为了解巴西人的饮食结构变化,研究人员比较了巴西地理与统计研究所(IBGE)在2008年和2018年收集的家庭预算调查(POF)数据。他们选取了其中5万份问卷调查结果,涉及全国不同地区、不同经济状况、年龄在20至59岁之间的男性和女性。

研究结果显示,在这10年间,巴西人对水果、咖啡、茶、海鲜、加工肉类、牛奶和其他乳制品的消费有所减少,但鸡肉和鸡蛋的消费量上升。

此外,男性的大米平均消费量从2008年的每日209克下降到2018年的174克,豆类和其他蔬菜的消费量也从每日250克降至231克。与此同时,快餐的消费量则从每日31克增至48克。

对此,这项研究的作者之一、Uece研究员伊拉娜·诺盖拉·贝泽拉(llana Nogueira Bezerra)表示,这种饮食结构变化表明,巴西人对超加工食品的消费正在增加,不论对于何种年龄段的男性或女性来说,这类食品都会导致肥胖指标上升。

贝泽拉还提到,巴西人超重和肥胖率的增加还与“久坐行为、体力活动减少以及城市居民数量增加有关”。其中,城市居民增多意味着更多人会在工作和通勤过程中久坐。

研究人员在对男性和女性的数据进行比较后发现,男性中的超重人群比例大于女性,但增幅小于女性。在2008至2018年间,男性的超重率从38.4%升至42%,增加了3.6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女性的这一比例从29%升至35%,增幅为6个百分点。

此外,女性中的肥胖人群比例更高,但增幅更小,从2008年的16.2%升至十年后的17.2%。而男性的这一比例从9.8%增至12.9%。

贝泽拉指出,由于餐馆和自助餐厅的线上销售和送餐服务不断扩张,改变这一局面的方法之一是优先考虑在家做饭。对政府而言,可以考虑调整食品营养标签、对超加工食品征税以及对相关产品的广告和促销活动进行监管等措施。

责任编辑:康博斯
网友评论

10 条评论

所有评论
显示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