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在巴西圣保罗市一所公立学校发生的暴力案件致1死5伤。《圣保罗页报》
【南美侨报网编译段木心3月28日报道】3月27日上午,在巴西圣保罗市(São Paulo)西区的一所公立学校,一名13岁少年冲入校园,刺死了一名71岁的教师,并刺伤了2名学生和另外3名教师。根据一项研究,自2002年以来,巴西共记录了22起类似的校园“极端暴力”袭击案件。
综合“CNN”巴西网站、《圣保罗页报》报道,这名13岁少年是该校八年级的学生,在案发后已被逮捕。据警方称,他在社交媒体中预告了这起暴力袭击。在帖文中,他称自己“一辈子”都在等待这一刻,并希望能杀死至少一个人。
实际上,类似的案件在巴西屡有发生。这23起袭击案中,7起发生在2022年下半年,3起发生在2023年。袭击者中年龄最小的仅10岁,最大的25岁。他们中的16人仍在学校读书,12人已经离校(在其中的3起案件中,均有两人搭档合作)。
这些袭击案共导致包括学生、教师、教育专业人员和袭击者在内的36人死亡。在12起案件中,犯罪分子使用了枪支。其中的6起案件是袭击者携带自己或家人的枪支犯案,4起案件的枪支源自第三方,还有2起枪支来源不明。而袭击者的目标包括12所州立学校、6所市立学校、1所市立军事学校和4所私立学校。
对此,参与该研究的巴西教育学博士、坎皮纳斯州立大学(Unicamp)教授特尔玛·维尼亚(Telma Vinha)表示,人们在互联网上更容易接触到仇恨言论、购买枪支的便捷性和在学校遭受的痛苦使得近年来校园暴力案有所增加。
“原因有青年的激进化。他们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极端主义论坛上,在那里人们变得更激进。通过越来越方便接入的互联网,人们的激进情绪加剧,并可以学习如何实施暴力行动,再加上在学校遭受的痛苦和其他因素,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熔炉,这些情况推动了这类袭击案的发生”,维尼亚博士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