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关于尊重和保障人权论述摘编》读者分享活动在巴西举行
发布时间: 1753664300498 来源:南美侨报网综合 评论:0 发布时间: 1753664300498

第二届中拉人权圆桌会25日在巴西圣保罗举办。圆桌会举办前,《习近平关于尊重和保障人权论述摘编》读者分享活动24日晚在圣保罗举行。来自中国、巴西、阿根廷、乌拉圭等国家的80余位政界、学界代表与会。

24日,巴西圣保罗,两位拉美读者在《习近平关于尊重和保障人权论述摘编》读者分享活动现场展示著作。中国人权研究会供图/中新社

中新社报道,中国人权研究会副秘书长王琰文在致辞中表示,《习近平关于尊重和保障人权论述摘编》全面系统呈现了中国人权理念和主张,展现了新时代中国人权事业发展的历史进程和伟大实践,为国际社会读懂中国共产党、读懂中国打开了一扇“思想之窗”。这部著作展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承载了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着眼于破解世界人权发展难题,不仅是思想的载体,也是友谊的使者。

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吉诺·赫尔马尼研究所所长马丁·温苏埃认为,包括拉丁美洲国家在内的“全球南方”国家,在探索如何实现发展方面仍有很长的路要走。中国通过保障劳动者权益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为此提供了宝贵经验。

拉丁美洲社会科学院乌拉圭分院副教授罗德里戈·马丁·比瓦·涅韦斯表示,《习近平关于尊重和保障人权论述摘编》主张每个国家都应根据自身实际走符合本国国情的人权发展道路,阐述了“生存权和发展权是首要的基本人权”这一核心理念,并强调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该著作为读者理解中国如何把发展、治理与人权纳入其政治哲学提供了有力视角。

北京“中国日报网”报道,巴西南里奥格兰德州联邦大学青年学者伊西斯·帕里斯·玛雅也在活动现场分享了自己的学习感悟。玛雅说,研究中国人权事业的发展演进,实际上也意味着深入理解相关政策是如何制度化推进,以保障民众的基本生活条件、提升基本权利的可及性,并推动以人为本的发展导向。

玛雅认为,当大家谈及中国的人权问题时,必须认识到中国走的是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这一路径深深植根于其历史进程和发展模式。这一立场直接影响了中国对人权内涵的界定及其实现路径的选择。中国模式将生存权和发展权作为人权的基石,强调保障民众基本生活条件,包括粮食、住房、教育、医疗和就业,这是实现人的尊严的首要步骤。

在实践层面,这一理念体现为中国在通信、交通、能源和公共卫生等基础设施领域的大规模投入,旨在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当前,随着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中国的治理能力与政策规划水平正迈向一个新的阶段。

玛雅指出,翻阅《习近平关于尊重和保障人权论述摘编》一书便会发现,人人充分享有人权,是人类社会的伟大梦想。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始终尊重和保障人权,并把生存权、发展权作为首要的基本人权。通过持续推动南南合作和在人权领域加强公共政策协同,中国为完善全球人权治理体系、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人权秩序作出了积极贡献。

嘉宾们一致认为,《习近平关于尊重和保障人权论述摘编》为国际社会了解中国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相关理念及实践提供了重要窗口。他们表示,这部著作不仅深化了中国与拉美国家在教育和思想文化领域的交流互鉴,也为促进全球人权事业的相互理解与协作拓展了新路径。

责任编辑:文山
网友评论

10 条评论

所有评论
显示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