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科技创新部长卢西亚娜·桑托斯近日表示,金砖机制近年来在科技创新领域务实推进,已经成为推动世界科技进步的重要平台,助力全球南方国家一起应对人类共同挑战。
新华社7日报道,桑托斯表示,当前世界正面临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公共卫生危机和粮食安全问题等多重挑战,给人类带来了严峻冲击。然而,一些发达国家并未将应对这些问题作为科研重点。
“只有我们自己联合起来,从发展中国家的视角出发开展研究,寻求解决方案,才能真正应对这些全球性挑战。”桑托斯说,为了缩小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科技领域,尤其是在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前沿技术方面的差距,发展中国家必须加强彼此之间的科技合作。
桑托斯认为,作为发展中国家国际科技合作的重要平台,金砖机制为推动世界科技进步提供了动力。金砖国家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合作持续深入,已在高性能计算与人工智能、天文学、生物医药、海洋科学、材料科学、可再生能源等多个领域设立工作组,支持了超百项成员国间联合研究项目,并积极推进超越传统科研项目的创新型合作。
“这些在金砖合作框架下开展的科研项目,正帮助我们探索更具包容性的解决方案,以共同应对全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这些挑战往往对全球南方国家造成更严重的影响。”她说。
桑托斯表示,巴西和中国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合作是发展中国家间科技协作的典范。例如,巴中地球资源卫星项目开创了发展中国家间高科技合作的先河,证明了发展中国家完全有能力独立于发达国家体系,开展高水平的科研合作。“巴中地球资源卫星项目为两国空间能力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她说,深化巴中合作不仅推动两国科技成果的双向流动,促进两国在能源转型、气候变化和人工智能等关键领域开展深度合作,还有助于巴西实现出口产品多样化、提高附加值的发展目标。
桑托斯认为,巴中科技创新合作已结出累累硕果,仍蕴藏着巨大潜力。“我们应该继续依托金砖等多边合作机制,不断深化双方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合作。”她说。
北京“人民网”报道,近来,中国与巴西进行了多项科技合作。本月2日,中国—巴西电力创新联合体新成员签约暨技术交流活动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来自中巴两国26家单位的百余名代表现场参加活动。
活动期间举行了中国—巴西电力创新联合体新成员接纳与签约活动。中国国家电网电力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巴西伊塔茹巴联邦大学、坎皮纳斯大学、里约天主教大学、帕拉伊巴联邦大学等9家单位正式加入联合体。
中国—巴西电力创新联合体成立一年来,在技术交流、人才培养及科技研发等方面持续开展务实工作,为中巴两国能源领域的绿色转型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新力量。
此外,据中国科技部官网消息,5月13日,中国科技部部长阴和俊与桑托斯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和巴西联邦共和国科技创新部关于共建技术转移中心的谅解备忘录》。
双方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和巴西联邦共和国科技创新部关于共建技术转移中心的谅解备忘录》,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共建中国—巴西技术转移中心暨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巴西分中心。中心将围绕双方需求,组织多种形式的技术转移合作;通过共享管理经验和交流最佳实践,营造有利于知识产权保护的合作环境;推动初创企业国际化,支持能力建设,促进科技创新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