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拉美销售的新能源汽车过半为中国品牌
发布时间: 1747790637998 来源:南美侨报网综合 评论:0 发布时间: 1747790637998

国际能源署近日发布的《2025年全球电动汽车展望》报告提到,亚洲和南美洲等新兴市场成为电动汽车销量增长中心,2024年总销量同比增长超过60%。根据拉丁美洲汽车经销商协会发布的最新数据,2024年拉美地区的电动汽车销量为412493辆,其中纯电动汽车销量增长139.3%、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销量增长156.1%,销售的新车51%是中国品牌,且几乎所有的电动公交车都来自中国。

北京《人民日报》20日报道,当前,中拉合作正向贸易和投资结构多元化方向迈进,新能源汽车产业成为中拉拓展经贸合作的重要增长点。中国新能源汽车凭借完善的产业链、可靠的产品质量和技术创新,逐步在拉美汽车市场站稳脚跟,这是中拉经贸合作深化的缩影,将助力拉美绿色低碳转型。

中国品牌认可度逐年提升

巴西里约热内卢巴哈地区的一家奇瑞新能源汽车展厅内,客户络绎不绝。当地居民佩雷斯表示,他决定购买一辆奇瑞新能源汽车,“我选择奇瑞主要是因为它性价比高,且具备较好的节能环保性能。中国新能源车质量可靠,现在还提供充电桩安装服务,十分便利。”

作为拉美地区最大的汽车市场以及全球第六大汽车市场,巴西近年来新能源汽车销量呈现快速增长趋势。据巴西电动汽车协会数据,2024年上半年,中国品牌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巴西进口新能源汽车总量的91.4%,销售额达12亿美元。

墨西哥、哥斯达黎加等拉美国家对中国新能源汽车的认可度也逐年提升。墨西哥统计局和汽车流通企业协会今年1月公布的数据显示,江淮、吉利等中国汽车品牌2024年在墨西哥的销量为129329辆,同比增长63%,市场占有率达19.5%。拉美能源组织的最新报告显示,哥斯达黎加是拉美人均拥有电动汽车数量最多的国家,每1万人拥有34.3辆电动汽车,在该国“10款最畅销电动车车型”榜单中,有6款是中国品牌。

助推公交系统电动化转型

近年来,搭乘中国品牌电动巴士出行的拉美国家民众越来越多。据估计,拉美国家目前有6000多辆电动巴士运行,包括比亚迪、宇通客车、中通客车、北汽福田等多个中国品牌。

巴西圣保罗州的圣若泽杜斯坎普斯市2021年底开通了巴西首条纯电动巴士专线“绿线”,每辆巴士的车窗上都醒目地贴着“100%电动”的绿色标语。这些巴士来自中国品牌比亚迪。比亚迪与圣若泽杜斯坎普斯市政府合作,负责生产“绿线”的12辆巴士。

在智利首都圣地亚哥,中国品牌电动公交车已规模化运营,为这座城市提供了低碳环保、高效便捷的公共交通解决方案。

在哥伦比亚的波哥大和麦德林等主要城市,中国品牌电动出租车正快速普及。波哥大市前市长洛佩斯表示,该市已投入运营上千辆中国制造的电动客车,这些车辆每年可减少近1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促进了城市交通绿色转型。

本地化战略促进合作共赢

业内人士认为,中国汽车制造商高度重视本地化生产合作,积极推动产业技术创新,助力当地新能源汽车产业共赢发展,这也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加速进入拉美市场的重要原因。

目前,中国已在秘鲁建立拉美第一家鲁班工坊,致力于培养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技术人才,为两国在绿色产业领域的合作创造更广阔的空间。

巴西电动车协会主席巴斯托斯认为,中国新能源车企采取本土化生产策略十分明智,加强与当地车企的合作有助于更好地了解拉美市场需求,快速适应本地市场变化,为消费者提供多样化解决方案。

中拉清洁能源合作成效显著

另据“中国能源新闻网”20日报道,不仅是新能源电动车,在绿色转型方面,中拉的清洁能源合作也前景广阔。

近五年,中国在拉美地区清洁能源投资快速增长。根据巴西应用经济研究所的统计,中国企业对拉美清洁能源的直接投资从2018年的9.6亿美元增长到2022年的38亿美元。2023年前五个月,中企在巴西该领域的总投资额达到650亿雷亚尔。

如今,中拉能源电力合作迎来战略机遇期。双方具有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的互补性,拉美可再生能源潜力巨大,中国具备清洁能源领域的全产业链优势。当前,拉美处于电力基础设施更新换代的窗口期。电力需求增长较快,国际能源署预测2030年前区域电力需求年均增长3.2%。区域约60%的电网设备设备使用时间超过20年,造成拉美区域高达17%的电损,即将迎来集中的设备更换期。

另外,中国、拉美国家达成多项能源电力领域的合作共识。例如,2021年12月,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论坛第三届部长会议通过的《共同行动计划》曾提出:“加强能源资源行业公共政策交流与沟通,促进能源资源合作,特别是向更加清洁和包容的能源系统转变;拓展清洁能源资源相关新兴产业合作,支持企业间技术转让。”

责任编辑:文山
网友评论

10 条评论

所有评论
显示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