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美淘金记:在地球另一端“架桥”的中国人
发布时间: 1747789617886 来源:南美侨报网综合 评论:0 发布时间: 1747789617886

十年前,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论坛正式启动。如今,这场跨越太平洋的对话,已发展为全球南方合作的重要平台。近日,中拉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于北京召开,拉美再次走进中国人的视野。从巴西到阿根廷,从安第斯山到亚马孙平原,中国人一次次飞越万里,走进这片大陆,书写属于自己的“拉美淘金记”。

从“提包客”起家的里约往事

杭州《浙江日报》旗下“潮新闻”报道,1985年,一个22岁的青年带着20美元和几件衣服,登上了前往南美的航班。他叫尹楚平,来自浙江青田。

最初,他是“提包客”。每天拎着从浙江义乌运来的小商品挨家挨户推销:陶瓷碗、小闹钟、塑料水杯……“这都是巴西家庭喜欢的实用物件,物美价廉。”他的生意逐渐起步。

1994年,他在圣保罗创办了自己的进出口公司,成为“中国制造”走向南美的“通道”之一。

他努力学习葡萄牙语,融入当地,组织慈善活动,节假日为贫民区发放生活包。一次圣诞节,他和几位华人朋友开着三辆满载礼物的大卡车,将700多份礼包派送给社区居民。

尹楚平见证了巴西因世界杯、奥运会焕新面貌,也见证了义乌从小摊小贩成长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地。他常往返中巴之间,“不只是做生意,更是看看中国又进步了多少。”

如今,他正筹划新一轮转型:布局环保日用品与跨境电商,希望借助中国制造的创新力,在数字化时代续写“淘金”传奇。

阿根廷的电商探路者

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一家看似普通的电商仓库每天都要处理数千个订单。

商品从中国运来,在仓储区打包发出,送往这个南美国家的各个角落。坐镇后台的,是一位中国青年——陈达俊。陈达俊从没想过自己会在阿根廷站稳脚跟,并成为当地电商的“探路者”。

2014年,从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经济学硕士毕业之后,陈达俊突然有了在异国他乡闯荡一番的想法。在他看来,拉美地区完整经历了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是和中国相近的新兴市场,蕴藏着大量的发展机遇。

如果说拉美是“一直游到海水变蓝”后的最后一片蓝海,那陈达俊则要在这片蓝海里“捞金”。他敏锐地察觉到当地电商发展的空白。于是,陈达俊决定从电商切入,打造中国产品通向南美的桥梁。

“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大学同学、阿根廷人拉米,没想到他竟辞掉律师工作,全力加入。”于是,一个中阿合璧的创业组合诞生了,名为“大米”——达俊与拉米的“谐音梗”。

如今,“大米组合”已成长为一个四十多人的团队,合作网点遍布阿根廷1350家零售门店,销售品类从最初的电子配件扩展到家电、生活用品等,大部分商品从中国进口。

一颗车厘子的“人生味道”

2014年底,在中国任教西班牙语的教师徐兰被派往智利的孔子学院当老师。一次偶然经历让她第一次接触到车厘子贸易。“或许自己也能试试”——这个想法像一粒未熄的火星,从此在心里燃烧起来。

春节回到四川成都老家,徐兰马不停蹄地跑遍了批发市场,挨个档口推销自己的想法。被拒绝、被冷眼是常态,直到一个脾气直爽的水果老板拍板:“有货我就能卖。”

2015年冬,她咬牙凑足资金,空运了两托盘智利车厘子回中国,240盒,很快售罄。虽然只赚了几万元(人民币,下同),但这个微小的起点,拉开了她跨境生意的序幕。

尽管创业期间遇到了不少风雨,但过后便是彩虹。如今,徐兰不仅拥有自己的出口公司,还在2023年与同行合作成立了空运货代物流平台。现在,她的公司已经成长为四川最大的车厘子进口商之一,年交易额接近1亿元人民币。

生意场上有风有雨,生活中也难免波折和坎坷。2016年,徐兰在异国他乡遇见了她的人生伴侣。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一次登山中,丈夫不慎坠崖,陷入重度昏迷。

“那段时间,我每天奔波在医院ICU、果园、包装厂之间,身心几乎要崩溃。”徐兰回忆。

最让她感动的是,当地合作伙伴没有催她交货,反而第一时间接过了所有业务。“你只管照顾好丈夫,其他不用管,有我们在。”他们说。

“是智利的医生救了我丈夫,是朋友撑起了我的生活,我是在友情和爱情中留下来的。”每次回忆起这段经历,徐兰总是感慨万千。

生意之外,是更动人的人情冷暖。这份“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的情谊,是她选择留在南美的最大底气。

徐兰说,车厘子的生意像极了人生:开花、挂果,成色几何,谁也说不准。但只要有人愿意播下种子,等待收获的那天,这片土地就会充满希望。

中拉交流合作走深走实

近日,中国宣布将自2025年6月1日至2026年5月31日,对巴西、阿根廷、智利、秘鲁、乌拉圭五国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免签政策。

中新社报道,拉美多国华侨华人表示,免签政策不仅将便利中外民众交流往来,还将推动中国与南美国家在文旅、经贸、文明层面的深度互动。

“早上一起床,巴西各大媒体都在报道中国将对五国试行免签政策这一好消息。”巴西青田同乡总会会长叶王永称,中国连续15年为巴西第一大贸易伙伴,免签政策将简化巴西企业家、投资者赴华流程,让更多巴西企业参与中国进博会、广交会等经贸活动,深化两国在数字经济、新能源、农业科技等领域的合作。

阿根廷华人企业家协会主席严祥兴表示,近年来两国经贸合作从传统贸易领域延伸至基础设施建设、技术引进、新能源开发等更广泛领域,阿根廷的葡萄酒、牛肉、水果等特色产品也陆续进入中国市场,深受中国消费者喜爱,极大提振了当地相关产业发展信心。

智利智京中华会馆主席曾锦和开设多家中餐厅并成立进出口公司。他表示,近年来两国农产品贸易发展很快,很多华侨华人从事车厘子、鲑鱼、猪肉、葡萄等智利特色农产品对华出口业务。免签政策将让大家可以随时随地前往中国,与合作伙伴面对面交流,两国贸易往来必将更上一层楼。

责任编辑:文山
网友评论

10 条评论

所有评论
显示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