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环境和气候变化部长玛丽娜·席尔瓦。新华网
巴西环境和气候变化部长玛丽娜·席尔瓦近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巴西商业研讨会上表示,将与中国在植被修复、生物质材料替代塑料制品和红树林保护领域深化合作,同时促进可持续林产品贸易。
新华网报道,中国和巴西在风能、太阳能开发等方面已建立成熟合作模式。中国—巴西高层协调与合作委员会环境与气候变化分委会于2023年卢拉总统访华期间成立,制定了涵盖气候变化、森林保护、塑料替代、家庭农业等重点领域的工作计划。
巴西幅员辽阔,拥有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能源结构以清洁能源为主。席尔瓦表示,巴西将利用风能和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生产,同时注重生物多样性保护,尤其是保护原住民地区的生物多样性。
“巴西致力于成为全球能源转型的首选投资目的地,并承诺根据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到2035年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59%至67%。”席尔瓦说。
她还强调,巴西作为重要能源生产国和亚马逊雨林守护者,在推进能源转型过程中将注重保障传统能源行业工人权益。巴西正着力建立完善的工人转岗机制,通过发展绿氢、可持续航空燃料、太阳能等新兴产业创造就业机会。
北京人民网报道,5月12日,“通往COP30之路:中巴植树造林和碳汇合作研讨活动”在北京举行。
展望即将于今年在巴西举行的COP30,席尔瓦呼吁全球南方国家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共同推动气候行动加速落地。她表示:“期望COP30成为落实承诺、迈向行动的大会,推动实现可再生能源增至三倍、能源效率翻一番,并有序、公正地逐步淘汰化石燃料。发达国家要在这一进程中发挥领导作用,同时发展中国家也应积极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