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巴西赖森能源公司位于圣保罗州瓜里巴市的第二代乙醇工厂宣布落成,该工厂总投资达12亿雷亚尔,预计每年将生产8200万升乙醇。
巴西第二代乙醇工厂将扩建
北京《人民日报》25日报道,第二代乙醇也被称为纤维素乙醇,由第一代乙醇或蔗糖生产过程中剩下的残留物制成,是一种碳排放量更少的清洁燃料。据赖森能源公司官网介绍,第二代乙醇可以在不增加原料种植面积的情况下将乙醇产量提高50%,碳足迹比第一代乙醇低30%,比普通汽油低80%。
赖森能源公司已宣布建设9座第二代乙醇工厂,未来还将再规划建设11座,总计年产能可达16亿升。
巴西总统卢拉在工厂落成仪式上表示,巴西在第二代乙醇的研究及应用上处于世界前列,第二代乙醇符合气候危机背景下全球能源转型的需要。
巴西是世界上最大的甘蔗生产国,也是最主要的乙醇生产国、消费国和出口国之一,其燃料乙醇的发展和应用起步较早。1975年,巴西就推出“国家乙醇计划”,为甘蔗种植加工和开发乙醇动力汽车提供税收优惠及融资。2003年,巴西开始推行混合乙醇和汽油燃料的“灵活燃料”汽车。目前,这类汽车占该国轻型车的85%。巴西不断提高乙醇在混合燃料中的强制混合比例,其国内对于乙醇的需求量和消费量也在不断增长。
巴西政府推动第二代乙醇研发应用
台北中央社报道,巴西政府长期致力于能源转型。去年9月,卢拉签署一项推动“未来燃料”计划的法案,并表示,巴西之于可再生燃料,将如同中东之于石油。法案包括将乙醇混在汽油中的法定限制,从目前的27.5%提高到30%。
巴西政府还积极推动第二代乙醇的相关研究和应用。2011年,巴西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银行同巴西科学研究与发展项目资助署共同推出支持蔗糖化学工业领域技术创新的联合倡议。其中,促进第二代乙醇相关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是该倡议的主要内容之一。
除了供应巴西国内市场,巴西还希望成为第二代乙醇出口大国。赖森能源公司首席执行官里卡多·穆萨表示,已与外国客户签订了长期合同,未来将向美国、欧洲和亚洲等国家和地区出口第二代乙醇。
中巴加强新能源领域投资合作
巴西副总统阿尔克明曾表示,巴西此前提出的“未来燃料”法案,旨在促进乙醇等生物燃料的生产,满足可再生能源使用需求。乙醇燃料未来有望逐步取代航空煤油等化石燃料,进一步优化交通能源矩阵。他还曾表示,世界各国正积极寻找达到零碳排放的方式,未来将强化中国和巴西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合作。
另据新华社报道,阿尔克明近日在北京参加中巴商业研讨会时说,“中国是巴西最大贸易伙伴,也是重要的投资者”,在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可再生能源、航空工业、基础设施等领域,两国战略合作拥有巨大潜力。
阿尔克明认为,中国先进电动汽车和绿色发展技术,代表科技创新和可持续发展方向,不仅带动城市发展,更推动了巴西工业产业链现代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