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至15日,“行走中国·2023海外华文媒体高层川渝行”参访团走进重庆市荣昌区,了解夏布、陶瓷等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4月14至15日,“行走中国·2023海外华文媒体高层川渝行”参访团走进重庆市荣昌区,了解夏布、陶瓷等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图为安陶小镇游客中心大门,形似泡菜坛子。南美侨报特约记者宋屿摄
安陶小镇景区位于中国三大陶都之一荣昌安富街道内,这里的陶器生产历史已达800余年,荣昌安富因而被列为中国三大陶都之一。图为货架上展示的荣昌陶器具。南美侨报特约记者宋屿摄
荣昌陶与宜兴紫砂陶、云南建水紫陶、广西钦州坭兴陶并称“中国四大名陶”,制陶技艺属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图为陈列的荣昌陶茶壶盖。南美侨报特约记者宋屿摄
荣昌陶手艺人展示拉胚技艺。南美侨报特约记者宋屿摄
工作中的荣昌陶手艺人吸引海外华文媒体高层关注。南美侨报特约记者宋屿摄
轻若蝉翼,平似镜片;薄如宣纸,细胜罗绢。荣昌夏布2008年被列入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荣昌夏布生产过程包括打麻漂白、绩纱挽麻团、牵线、穿扣、刷浆、织布、漂洗整形、印染等工序,麻线要经过牵线、穿筘、刷浆、晾晒之后才能用来织布。图为展厅悬挂的麻线。南美侨报特约记者宋屿摄
夏布”起源于汉代,当时被称作“蜀布”,唐代被称作“斑布”“筒布”。图为展厅陈列的苎麻织品。南美侨报特约记者宋屿摄
海外华文媒体参访荣昌夏布小镇展厅内的纺麻机。南美侨报特约记者宋屿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