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雕刻之乡”的古老技艺
发布时间: 1652153238060 来源:南美侨报网综合 评论:0 发布时间: 1652153238060

西藏拉萨市尼木县普松乡被誉为“雕刻之乡”,全乡有一半的家庭从事雕刻和经幡印制。自2016年合作社成立至今,带动当地民众就近就业共36余人。

西藏拉萨市尼木县普松乡被誉为“雕刻之乡”,全乡有一半的家庭从事雕刻和经幡印制。2009年,普松雕刻制作技艺被列为西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据悉,尼木县珍宝雕刻手工艺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的雕刻艺人将自身传统民间雕刻艺术与现代雕刻艺术结合,不仅有文字雕刻,还有图文并茂的图案雕刻,用于印制经文、经幡及旅游文创产品。自2016年合作社成立至今,带动当地民众就近就业共36余人。图为5月8日,尼木县珍宝雕刻手工艺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的手工艺人在雕刻经板。 中新网

图为5月8日,尼木县珍宝雕刻手工艺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的手工艺人在雕刻文创产品。中新网

图为5月8日,尼木县珍宝雕刻手工艺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的手工艺人在雕刻文创产品。中新网

图为5月8日,尼木县珍宝雕刻手工艺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的手工艺人在雕刻经板。 中新网

图为5月8日,尼木县珍宝雕刻手工艺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的手工艺人在雕刻文创产品。中新网

长时间的雕刻非常费眼睛,如今上了年纪的雕刻师不得不戴上眼镜进行工作。图为雕刻师在工作。西藏日报

刻板上的藏文字是打印或者写在纸上,然后反过来(正面朝下)粘贴在木板上而成的。雕刻艺人在长年累月的钻研过程中,不断对其进行丰富和发展。雕刻服务范围已从过去为旧西藏上层进行宗教活动服务,发展成为现在广受游客青睐的旅游产品,雕刻内容也从最初的体现宗教活动、人物礼仪、自然风光等扩展到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西藏日报

刻板雕刻好后,还需要刷上颜色,才能印刷。西藏日报

雕刻工们正在精心雕刻中。西藏日报

普松雕刻工序繁杂,如普通藏传佛教经文需9道工序,佛像一般需要15—16道工序,复杂的甚至需要20—30道工序。雕刻所用的刻刀也非常讲究,每个雕刻师都有自己专用的一套刻刀,一般有20多把。西藏日报

责任编辑:王静寂
网友评论

10 条评论

所有评论
显示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