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巴西外交部宣布,巴西已与中国达成协议,不再使用美元作为中间货币,而是以本币进行贸易结算。中国与巴西的金融合作动态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新华社报道,根据该协议,巴西与中国之间的对外贸易和融资业务可以通过将雷亚尔兑换成人民币进行,反之亦然,从而避免了在交易中将雷亚尔兑换成美元的情况。2月9日,中国央行宣布与巴西中央银行签署了在巴西建立人民币清算安排的合作备忘录。巴西人民币清算安排的建立,将有利于中巴两国企业和金融机构使用人民币进行跨境交易,进一步促进双边贸易、投资便利化。
北京《新京报》报道,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主要成员王晋斌表示,双边贸易中使用本币结算实际上是货币国际化里重要的基础,中巴之间同意用自己的货币来进行结算,实际上对双方货币的国际化都是有利的。
这是在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背景下,货币多极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尤其是贸易大国之间用本币相互进行贸易结算,是便利彼此之间经贸关系的内在需求,对于货币的多极化有重要推动作用。
另外,贸易大国之间用两国本币进行贸易结算,减少了对第三方货币或者对单一货币的依赖,对整个宏观经济的稳定性是有好处的。当一国货币储备多样化后,其跨境资本流动受到单一货币的个影响就较小,也有利于跨境资本流动和宏观经济的稳定性。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初晓表示,中巴经贸合作进一步加强。该协议让中国与拉丁美洲最大经济体的巴西可以直接进行大规模的贸易和金融交易,不仅便利了中巴贸易往来,降低双方的交易成本,还将刺激双边贸易,提升中国对巴西投资便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