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生活中,常见龙和凤组CP(组合、配对),其实最开始时,龙和凤的关系并非如此。
微信公众号“壹读”刊文介绍,龙和凤的形象都源自先民创造出来的图腾。它们属于新石器时代早期,龙和凤的起源差不多是同步的,不分先后。
凤最早是楚人的原始图腾。在曾是同时期东方“超级大国”的楚国,凤的地位和影响远在龙之上,而且是“重凤轻龙”。在屈原的辞赋中,凤与龙各出现过24次,但凤充当的是神使,龙只是凤的坐骑。所谓的龙舟,也是凤“站”在龙尾上充当舵手,驾驭着龙舟行驶。
大约从秦汉开始,龙和凤的关系有了变化,主要是凤开始由阳转阴,逐渐被“雌化”了。
秦汉以后,龙的身上开始具有象征着君主帝王的神性。由于经过几千年的吸纳、综合、演进,到此时,龙的融合过程已初步完成,龙身上所具备的通天、善变、显灵、征瑞、示威等神性已经强大且彰显,这些神性和“帝王性”多有吻合之处,比如龙可以“通天”,帝王们也认为自己是“真龙天子”,受命于天。于是,秦始皇被称作“祖龙”。大凡想做帝王的人,都效法这位“始作龙者”。而凤由于其外表美丽,更和喜好打扮的属“阴”的女性接近,于是帝后妃嫔们就开始用凤来做自己的象征了。
汉代以后文物上的图案,只要龙和凤在一个画面里,大都是龙居中、居上,凤居偏、居下,而且多是龙比凤大的造型。至此,龙凤之间的纠葛尘埃落定,龙取得了胜利,而凤只好伏低做雌。
只是凤的雄性描述和记载还存在和沿用,跟龙在一起的时候就代表雌性,跟凰在一起的时候就代表雄性,在“龙凤呈祥”里代表雌性,在“凤凰于飞”里代表雄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