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拉圭艺术家佩德罗·佩拉尔塔:开启与中国艺术家“双向奔赴”的旅程
发布时间: 1703843286401 来源:南美侨报网 作者:林飞 评论:0 发布时间: 1703843286401

2023年12月28日,佩德罗·佩拉尔塔(右)在展览现场致辞。(王楠/摄)

12月28日,《佩德罗·佩拉尔塔:异想奇思的天空——浮空幻想之旅》展览在北京开幕,乌拉圭视觉艺术家佩德罗·佩拉尔塔(Pedro Peralta)到场与中国观众开展交流。

佩德罗·佩拉尔塔,1961年出生于乌拉圭萨尔托。他的作品包括版画、素描和大画幅油画。他已在亚洲、美洲、欧洲和大洋洲多地举办40余次个展和50余次联展,在乌拉圭艺术领域有着重要地位。

佩德罗·佩拉尔塔介绍,乌拉圭自2000年左右开展文化海外推荐项目。“乌拉圭是一个体量很小的国家,艺术市场也较小,好的项目和政策让艺术家能够专心从事自己热爱的行业,让作品走向更广阔的海外市场。”

谈及此次中国之行,佩德罗·佩拉尔塔收到最惊喜的礼物,就是来自中国诗人雁西为其画作《致但丁的永恒之心》创作的诗:“但丁的心脏从神曲的炼狱飘移到乌拉圭,布拉瓦海的海水涨了一千米,连到了天空……”

“从生活方式到饮食习惯,中国和乌拉圭有着很大的差异,也会产生文化碰撞。”佩德罗·佩拉尔塔告诉记者,有时候走在中国的街道心里会觉得很“安静”。“新能源汽车占有重要比例,街道上没有引擎的嘈杂音;看到人和人之间的相处方式,对亲密性的关注……让我很喜欢这里。”

佩德罗·佩拉尔塔表示,中国有着几千年悠久的文化和历史,乌拉圭有着印第安文化和欧洲移民文化等,两个国家有很多不同之处。“我的父母也对中国很感兴趣,他们也会带着我研究和了解中国的历史。很高兴,这次能够来到中国,切身感受。”

2023年12月28日,观众在北京乌拉圭文化中心欣赏佩德罗·佩拉尔塔的艺术作品《致但丁的永恒之心》。(王楠/摄)

佩德罗·佩拉尔此次在中国停留约三周时间。来中国之前他也思考如何在这里进行版画创作。“我去过世界上很多版画工作室,但是在中国‘chao工作室’的创作经历我觉得非常棒。在乌拉圭时,我是老师。但是来到中国,我是学生,学习中国千年的文化和设计风格。”

本次展览的策展人张思永表示,见到佩德罗·佩拉尔塔原作时,仍然感到惊叹。“他为我以及中国观众,打开了乌拉圭现当代艺术的视觉大门,从艺术家的图像语言中,展现了乌拉圭文化的多元性、广泛性。”

走进佩德罗·佩拉尔塔作品,参观者似乎能识别出一些已经见过的画作。他在作品中引用了许多过去的艺术作品,这些形象和画面与乌拉圭的风景、高乔人的形象、蒙得维的亚或加尔松镇的城市风景以及其他东西混合在一起。

张思永还提到,希望2024年带领中国的艺术家飞往乌拉圭,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文化艺术。“中国和乌拉圭的艺术文化旅程,是彼此的双向奔赴。”(文/林飞)

责任编辑:宋屿
网友评论

10 条评论

所有评论
显示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