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拉圭出口牛有望助中国消费者实现“百叶自由”
发布时间: 1703841181837 来源:南美侨报网 综合 评论:0 发布时间: 1703841181837

在安徽省芜湖市的一家牛排馆里,烤盘里的牛排嗞嗞作响,上方屏幕里是广袤的草原和悠然的牛群——那是万里之外的乌拉圭,食客盘中牛排的原产地。如今,不论是在长江边的“江城”芜湖,或是黄河畔的“商都”郑州,你享用的美味的南美牛排,很有可能就来自乌拉圭的潘帕斯草原。

北京参考消息网报道,除了是耳熟能详的足球强国,乌拉圭还是首个与中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谅解备忘录的南方共同市场国家。尽管这里的人口只有300多万,但物产却十分丰饶,从肉类、羊毛到乳制品,不少农牧业产品都值得称道。

今年是中国与乌拉圭建交35周年。11月下旬,乌拉圭总统拉卡列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两国元首宣布将中乌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这次访问再次加深了两国的联结,也让众多乌拉圭农牧业从业者看到新机遇。

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全球瞩目,自然也吸引了一位乌拉圭小伙的目光。那时,24岁的马丁在电视上看到了北京。虽是遥远的国度、陌生的城市,却一下子让年轻的他对中国充满向往。

“我想把中国作为我人生路上的下一个目的地。”2012年,马丁到上海留学。想到家乡盛产优质牛肉,而中国又拥有广阔的消费市场和巨大潜力,马丁慢慢开始尝试探索牛肉贸易。起初,人们并不了解来自乌拉圭的牛肉,更不熟悉这个来自异域的小伙,马丁就骑着车,带着牛肉样品,一家家跑超市、餐厅,足足花了8个月时间,马丁才发展了自己的第一个客户。

奔波路上,马丁与妻子张进相识。彼时的张进正从事红酒进口贸易,她总是笑言,红酒配红肉,所以她和马丁也很搭。2017年,他们一起回到了张进的老家安徽芜湖,除了继续从事牛肉进口贸易,他们还在独具特色的商业街区芜湖古城经营起了一家牛排馆,所用牛肉均为乌拉圭专供。马丁说,“中国的经济水平不断提升,人们对食物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相信乌拉圭牛肉在中国会有越来越广阔的市场。”

随着11月乌拉圭总统访华,乌拉圭与中国签署更新了多项卫生议定书,允许乌拉圭对华出口牛胃(牛肚),这是乌拉圭在中国市场取得的重要进展。

“火锅涮牛百叶是很多中国食客的最爱,包括我的太太也非常喜欢,但是以往牛百叶的价格很贵。现在有了新的准入规则,相信牛百叶的供应会大幅增加,价格也会回落。”马丁说,更新的议定书允许乌拉圭出口牛副产品,有望帮助中国消费者实现“百叶自由”。

乌拉圭国家肉类协会是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全勤生”。据乌拉圭国家肉类协会亚洲区总经理蔡佳欣介绍,乌拉圭是海外少有的拥有牛副产品输华资质的原产地国家。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26日消息,即日起,允许符合相关要求的乌拉圭牛肉(含可食用牛副产品)进口。

乌拉圭是世界重要粮食生产国,也是中国的重要贸易伙伴。近年来,中国已经成为乌拉圭最大贸易伙伴,乳制品也是中国从乌拉圭进口的主要产品。

“乌拉圭的广阔草原和气候适宜畜牧业发展,但由于人口较少,80%的奶源都需要出口,在这些条件加持下,中国和乌拉圭是理想的互补伙伴。”乌拉圭最大乳企科拿乳业的中华区首席代表田文静说,2021年,即使遭遇了疫情考验,科拿乳业向中国出口的乳品原料仍达到3.5万吨,创历史最高纪录。

“乌拉圭是中国可靠的合作伙伴。”乌拉圭畜牧业、农业和渔业部长费尔南多·马托斯此前在采访中表示,未来,乌中在粮食安全、农牧业新技术、农产品加工等方面有很大合作空间,乌中两国在养殖业品种改良方面的合作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果。乌拉圭今后希望引入中国农产品加工技术和设备,提高本国农产品附加值。

责任编辑:戴戴
网友评论

10 条评论

所有评论
显示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