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6日,阿根廷华人、阿根廷牛排馆老板王业在北京新开的餐厅内一角留影。 本报特约记者李久骏摄
【南美侨报特约记者楚榆北京报道】牛排和葡萄酒无疑是阿根廷异域风情的美食标签,其优质独特的品质开始赢得世界各地人们的好感。近年来,这些来自阿根廷原汁原味的美食越来越多地摆上中国人的餐桌。
开进北京城正宗的阿根廷小馆
今年年初开业的阿根廷牛排馆(Malbec & Beef )是北京为数不多的阿根廷餐厅之一,以进口食材和上百种从海拔100米到2000米采收的葡萄酿成的葡萄酒吸引着热衷阿根廷美食的食客们。
“我觉得中国人对拉美美食的接受度很高,尤其是阿根廷美食,很容易更快的去适应。”阿根廷牛排馆老板王业告诉记者,阿根廷美食受意大利菜系影响,中国人普遍接受意餐因而也能很容易接受阿餐,只是阿根廷菜品更注重牛肉的搭配。
“我在阿根廷生活多年,接待过许多来阿根廷的考察团或旅游团,他们刚开始吃就适应了阿根廷风味,都觉得很好吃。”王业认为,如今中国人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出国旅游频率增加,“大家对外来美食的尝鲜能力也比以前强了很多。”
王业是个不折不扣的红酒迷和美食家,用他自己的话说,因为爱吃爱玩,与阿根廷美食和葡萄酒结下不解之缘。他介绍,自己上小学时随家人来到阿根廷生活,大学时回到中国,在清华大学读书。毕业后怀揣创业梦想的王业想把阿根廷的葡萄酒和美食文化带进中国,因而从事中阿葡萄酒生意,一做就是十年。
回到中国的王业始终保有“阿根廷情怀”。2009年生意起步,那时最主要的客户群体是归侨。“后来我就想到以餐厅作为一个窗口,让更多人认识阿根廷美食,通过以餐带酒,给来用餐的顾客介绍葡萄酒和美食文化,甚至以后我们还可以发展中阿旅游。”王业说。
2020年11月6日,阿根廷华人、阿根廷牛排馆老板王业在店内为客人推介阿根廷葡萄酒。 本报特约记者李久骏摄
中国成为阿根廷葡萄酒重要出口国
王业公司经营的阿根廷进口葡萄酒连续三年在上海进博会参展。他介绍,阿根廷和阿根廷酒庄非常看重中国葡萄酒市场。“虽然阿根廷葡萄酒进入中国市场时间不长,份额不高,但中国是阿根廷第五大葡萄酒出口国,未来中国市场或将超越英美两国成为阿根廷最大的葡萄酒出口市场。”
日前,阿根廷生产发展部部长马蒂亚斯·库尔法斯(Matías Kulfas)在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今年阿根廷的参与热情依旧不减,牛肉和红酒出口企业依然是参会主力军。“中国葡萄酒消费市场潜力巨大,而阿根廷葡萄酒的品质能够满足中国消费者不断提高的需求。”
阿根廷红酒协会计划加大拓展中国市场的力度。其代表玛格达莱娜·佩斯表示,机构正重新调整业务计划,将中国作为高端葡萄酒出口的主要目的地。
如今,王业的阿根廷牛排馆里有100多种阿根廷葡萄酒,主要覆盖了阿根廷三大红酒产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葡萄品种是“马尔贝克”(Malbec)。“我们店里有20多种用马尔贝克酿造的葡萄酒,还有一种白葡萄酒的品种叫‘特浓情’(Torrontes),也是阿根廷特色葡萄品种。”王业说。
2020年11月6日,阿根廷牛排馆厨师长王转世展示一份传统阿根廷牛排。 本报特约记者李久骏摄
阿根廷美食不忘“本真”
除了葡萄酒,阿根廷牛肉也是阿根廷美食的名片之一。阿根廷牛肉促进协会数据显示,今年前9个月,阿根廷对华出口的牛肉占出口总量的近70%。中国市场已成为阿根廷牛肉的“最大金主”。
王业介绍,阿根廷牛排馆选用的牛肉、奶酪、法香、橄榄油等许多食材都是阿根廷进口。“我们也是第一次做餐厅,在食材在选择上比别人要更用心。”他还介绍,餐厅主打阿根廷烹饪方式,用最少的调味料体现食物“本真”的味道,尤其是在对阿根廷牛肉的烹制上。
店里除了原汁原味的阿根廷牛排,“阿根廷炒薯条”也是餐厅的一个特色菜品。“这个菜在阿根廷只有大概60%的餐厅会做,而60%的餐厅里仅有10%会把它写在菜单里。”因此,王业将这道“阿根廷炒薯条”带到中国食客的餐桌上,让顾客尝到最地道的阿根廷风味。
在大众点评上,一个网名叫“德州扒鸭”的顾客给餐厅写了一条超长点评,点赞阿根廷美食和餐厅的菜品。王业介绍,从试营业到现在,“德州扒鸭”已是餐厅的老顾客。“换菜品时,我们也会去收集客人反馈,像‘德州扒鸭’这样的客人还有很多。来我们店用餐的顾客和我们像朋友一样聊天,基本来过两三次的客人我都能认识。”
“我们是与疫情一起走过来的餐厅,我们希望等到全面战胜疫情时,我们也能更好地经营下去,那将是共同的胜利,也更有意义。”王业说。
(编辑:Monica)